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影师许培鸿眼中360°的《牡丹亭》

(2010-05-10 15:40:44)
标签:

昆曲传承

2010

北京大学

许培鸿

分类: 昆曲传承

360°的《牡丹亭》

摄影师许培鸿眼中360°的《牡丹亭》


 

镜中人,谁拍之


你知道谁是青春版《牡丹亭》的掌镜人么?

你知道青春版《牡丹亭》的剧照,那才子佳人、那亭台楼阁是谁的作品么?

你知道青春版《牡丹亭》的美事透过谁的镜头传递给观众的么?

 

那个人便是许培鸿老师。

 

http://512.img.pp.sohu.com.cn/images/2010/3/6/22/28/127e4d144f0g213.jpg
许培鸿老师

在这个夏意日浓的夜晚,青春版《牡丹亭》御用摄影师许培鸿老师来到北大,用一张张照片,给我们带来接连不断的惊艳,使这堂课时刻都处在惊喜的呈现之中,分分秒秒都是震撼,张张页页都是经典,当照片放映结束、大灯亮起的那一刻,响起的不仅是掌声,更是意犹未尽的感叹。

 

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5/7/13/15/12924211364g215.jpg

怎一个美字了得。

 

许老师的讲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1、简单谈谈他个人创作的阶段与过程2与我们分享他近五六年来与《牡丹亭》的相处与创作中的心情与观察所得,毕竟,演出180多场的《牡丹亭》中,他拍摄了三分之二的场次,这部戏是他摄影生涯中最多最丰富的主题;3、向作为观众的我们展示我们平常所看不到的部分照片,也就是对《牡丹亭》台前与幕后点滴的记录,令我们大饱眼福。

 

普通人或许很难想象,要跟随青春版《牡丹亭》剧组,拍摄100多场戏的镜头,每场戏上万张照片等待整理,这是怎样的繁琐,需要多少的细致。而这听着就令人想要打退堂鼓的工作量,却全都是由许老师独立完成。因为对他来说,这不仅是工作,更是对自己的挑战。即使回首看来,自己也会觉得这么大的工作量很恐怖,但他更坚持一个理念——一个摄影者对当下的掌握,是自己的责任。

 

无论是第几次观看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无论耳边响起的每句唱词他是否都已烂熟于胸,无论是否闭着眼都能知道丽娘是颦是蹙、梦梅是喜是悲,他始终都将每次演出的拍摄,当作第一次拍,用心的去拍。他的拍摄是360°的拍摄,是永恒的跨越了时间的拍摄。

他,一直在拍。从不间断。

 

他说,有人会问、他自己也会问自己——“拍了这么久,不会腻么?”。

是啊,怎可能没有倦怠的时候,怎可能没有因为疲倦而打过瞌睡,怎可能不曾精神松懈呢?

可是,他不仅是为自己在拍,更是为了一个作品的积累而持续在创作,他时刻处在对一个surprise的出现的期待中。

因为每个画面的出现是都整个团队运作的结果,书法、水墨画、舞台设计,大师作品于一身,他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画面。

就像现在,每次看到沈丰英在《离魂》中流泪,全无矫饰的真情流露,离得最近、用着长镜头的培鸿老师,还是会被感动,那种被她戏称为“起鸡皮疙瘩的”感动,是因为走进了戏中,同喜同悲。

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5/7/13/16/12924228269g214.jpg最后,我们得以观赏青春版《牡丹亭》的外景拍摄,一面听许老师娓娓道来拍摄的小插曲,听他描述王府戏楼的古色古香,眼前飘过一个又一个捕捉到时刻,感动满满,内心暖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