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2010-05-10 15:39:25)
标签:

昆曲传承

2010

北京大学

王孟超

分类: 昆曲传承
 5月6日晚的课堂上,灯光低沉,座席中却陆续传出一阵阵惊艳的呼声。这呼声源自于讲台上幻灯片中传递而来的画面,先是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师王孟超老师闪亮登场,展示一幅幅舞台背景图的创意图及演出实景;之后,御用摄影师许培鸿用他20万张照片中精选出的一组《牡丹亭》,折服大家,破天荒地课堂延时近半小时,无人离去。

    究竟同学们看见了什么?何以“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先从王孟超老师说起吧。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王孟超老师制作的舞美背景,看出来是哪个场景里的吗?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答案在这里,原来是《训女》啊!

    王孟超老师认为,昆曲的舞美设计,应该尽量写意,因为中国戏曲的精华在于给人以想象空间,中国艺术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由观众的想象完成的。所以,他在介入创作时,换去了作为背景的屏风,取而代之的是水墨画。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考考你:这几幅柳枝图,是出自哪位名家笔下的?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用水墨丹青来象征丽娘眼中的园林,创意真绝!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书法衬托书生

    若说青春版《牡丹亭》在舞美上创造一个高度,新版《玉簪记》就难在如何超越了。这里,还要大大感谢书法家董阳孜的墨宝、画家奚淞的白描佛像。据说董阳孜是一位女书法家,字写得如此飘逸潇洒,真令人称奇。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牡丹亭》中书法只是点睛,《玉簪记》中,书法可是用得淋漓尽致

    《琴挑》中,原著是在荷花池边,据王孟超老师介绍,一开始尝试用过荷花水墨画,结果发现这种效果是沿袭《牡丹亭》的创作,没有艺术上的超越。于是,他们大胆运用董阳孜老师的字体做背景,中国字的优势,既能会意又有美感,多妙啊!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这是荷花的“荷”字,董老师的字放大了犹如一副天然荷塘水墨画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潘必正公子享受荷塘月色

    《问病》这一折,前景是对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背景是白描的佛手,有拈花的意味,合着两位主人公的表演,情境全出。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王孟超老师认为,剧场的魅力在于互动,现在传统戏曲面临着如何走进大剧场的尴尬。对于美术家来说,言语不如作品有说服力,再欣赏几幅来自新版《玉簪记》的现场实景照片图吧,感受匠心,谢谢为舞台呈现立下汗马功劳的艺术家们。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开场的道观,妙常在这里准备皈依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下面是一组《秋江》的照片,赫然“秋江”二字做背景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的舞台设计美学

 

各位看官,有空的话,多练练书法吧,中华汉字真是民族瑰宝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