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哪些股票有望大牛?

(2013-01-04 14:48:34)
标签:

股票

                         哪些股票有望大牛?

早在三四个月前,一棚已经将处于2000点区域挣扎跌宕的大盘看低到1600点的时候,大赢家老师就在那时看到了大盘2000点区域时的投资的亮点,于是,在2012年9月23日讲座中,大赢家老师开始关注和点评了一只大盘股,那就是601186中国铁建,那时的该股价格仅仅是四元多,对此,大多数朋友包括一棚都不是很理解。

随后,在2012年10月份大赢家老师开博《赢家财智》博客后,在其10月26日第一篇博文《大跌后底部和机会在哪里》中,就开明宗义的写下了非常有见地的非常具有前瞻意义的两条:

    (一)底部在哪里

大赢家老师在10月26日大盘处于2066点的时候写道:

回顾历史上的经典大底325、998、1664,都是在悲观绝望中孕育而出。根据A股历史上几次重要底部时的一些特征,基本可以判断目前A股所处的位置正在逐步接近底部区域。

一棚点评:事实证明,大赢家老师认为的2066点股所处的位置正在逐步接近底部区域,这是非常有见地的,因为,自10月26日大盘2066点之后,大盘尽管又经历了1949点的回探,但很快就见大底启稳并拉起了气势恢宏的行情,至今没有像样的回调,显见其强势。一棚反思自己的过往与现在的得失,觉得判断大势方面比之大赢家逊色多多,好在,我们以大赢家为准绳可以反观自己,那么,纠正自己的错误和失误,也就不会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可做后知后觉者。   

(二)机会在哪里

大赢家老师在10月26日大盘处于2066点的时候写道:

稳增长和调结构首推基础建设,而铁路建设则是重头戏。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我认为中国铁建中铁二局晋西车轴等值得关注。

一棚点评:在此,大赢家老师锲而不舍的再次点到了601186中国铁建这只大盘股,一棚当时还是没有能够跟上这个思路,而当时该股股价仍然是四元多,不仅是一棚,就是大多数朋友们仍然没能看到601186中国铁建这只庞然大物有什么特殊的,其实,其独特亮点,大赢家老师在讲座中已经反复阐明。尤其是在2012年最后一期讲座即12月23日讲座中,大赢家老师在课间休息时,针对现场交流时有的朋友问到601186中国铁建这只股票时,他说“这是一个最适合投资的股票之一”,言语中暗含着对该股的情有独钟,其实,这其中凸现出大赢家老师的牛股思维的精髓真谛——政策所趋的独特亮点。

回顾几个月来的大盘趋势和牛股踪影,看看601186从四元多到今天挑战6.45元的新高,股价已经大涨了近50%。一系列事实已经验证了大赢家老师前瞻性分析和阐述是颇具慧眼财智,我们是可以从中感悟牛股思维的,那么,循着大赢家老师的牛股思维来看一看哪些股票有望大牛?

其中,也就是这些股票仍有望大牛:

第一就是迎合了政策乃至政治趋向的那些行情板块。

第二就是这些行情和板块中具有垄断或霸主地位者。

一棚的理解或许有失偏颇,但这样的股票注定应该在一轮行情中走牛。一棚理解或许不深刻不到位,朋友们不妨多看看大赢家《赢家财智》博客,有兴趣的朋友更不妨多听一听大赢家老师的相关的讲座。

在一棚还在顾虑大盘可能的短线回档时,大盘再创新高,而大赢家老师一路来始终锲而不舍的情有独钟的大盘股601186中国铁建,更是在今天再上台阶挑战新高,该股或许对行情有一个新的注解。

就短线而言大盘和强势股,确实都有必要调整一下了,该歇一歇以便踏空者跟上进程沾上一点牛股的光。其实,一棚本人而言无所谓,因为,我可以在2008年10月1664点底部启动后静观三个月,直至自己认为自己看懂了之后才满仓介入,现在依然是这样的思路。

那么,短线大盘是否到了一个调整的临界点了呢?

一棚觉得是时候了,到了短线该调整一下的时候了。下周大盘理应看到短线调整的动向,那或许是又一次介入的机会。

希望朋友们多多借鉴参考大赢家老师的前瞻性的牛股思维,大家不妨多参看参看大赢家老师的《赢家财智》博客,必将获益多多。

大赢家老师的博客名字叫“赢家财智”,他在博客中以他独特的视角阐释了他的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智慧。很好的予以借鉴,就有望成为轻松赢家。大赢家老师已有新博文更新啦,大家就快去看看吧!

赢家财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98031181

上述一家之言仅供参考,照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