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跌破2018点就是底?
(2012-09-05 06:55:08)
标签:
股票 |
8月20日的一篇文章值得参考,该文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近日(特指8月20日之前)A股市场静悄悄的在极度缩量状态下滑跌着,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大盘成交额维持在400亿元之下,上周四8月16日创出2012年以来的地量成交额389亿元的地量之后,上周五8月17日是391亿成交额,本周一(特指8月20日)是392亿成交额,一棚感觉真正见底前后还会见到比这些地量还要地量的极端恐怖的地量,或许,大盘见到350亿成交额就是底(8月20日预期的地量,已经在8月31日见到352亿成交额)。
当然,唯一的主要的不可替代的底部标志,是大盘对2018点的跌破,不管其它要件是否具备,只要大盘跌破了2018点,随即就极可能类似于2010年7月2日跌破2320点后在2319点见底一样,在跌破2018点不会太多的情形下,大盘也将可能探底启稳。
在一棚的眼里,大盘是一个活灵活现的生命体,它就像一个人一样的具备着它相对恒定的禀赋个性,我们就称之为“股性”,大盘的“股性”会维持较长周期,直至某一个周期将这种“股性”打破。
历史以来大盘的“踩破顶底构筑底部”的这一点“股性”至今未变,此前一棚在博文中有过多次阐明,但都没有系统而深入的说透,只有在《东方世家》投资讲座中,有几期曾经深入的予以阐释过。
那么,一棚现在就依据历史上的“踩破顶底构筑底部”的规律现象,并结合着目前大盘态势,阐明为何大盘跌破2018点就是底。
当本周一(特指8月20日)大盘跌破2100点后,市场大众们尽管还在看多的看多、看空的看空,但大家的思维不一定明晰清楚,就因为人们看不透大盘的股性特点,就只能凭感觉凭想象来随意猜测。
当我们将大盘的“踩破顶底构筑底部”这一股性特点搞清楚之后,就会在关键性的盲点机会来临时,能够勇于重拳出击并且一击必中。
目前的2018点之关键之重要,是可以类比一些重要的支撑位:
就像2011年1月25日2663点(顶部周K最高收盘价)之关键重要,该日跌破2663点仅2个点,就在2661点启稳展开绝地反攻;
就像2010年7月2日2320点(顶部周K最高收盘价)之关键重要,该日跌破2320点仅1个点,就在2319点启稳展开绝地反攻;
就像2009年9月1日2645点(顶部周K最高收盘价)之关键重要,该日跌破2645点仅6个点,就在2639点启稳展开绝地反攻了;
就像2008年4月22日2998点(顶部周K最高收盘价)之关键重要,该日跌破2998点仅8个点,就在2990点启稳展开绝地反攻;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例子都比较精彩的展现了“踩破顶底构筑底部”的规律,可谓是“不破不立”和“一破就立”之经典。那么,它们跌破的就是前面相关顶部周K最高收盘价,就这么简单。
当然,这些个跌破顶部就见底的案例中再配合以跌破底部,那么,可信度就大增一倍,可操作性就更明确,诸如2010年7月2日这个底部,就是该周大盘先是跌破前面一个中继底即2009年4月28日底部最低点2372点,然后就是针对2009年2月顶部最高周K收盘价2320点进行跌破,而仅仅在跌破2320点一个点之后,就见底了。
那么,目前即将探明的底部,极有可能复制2010年7月底部模式,就是先跌破前面中继底即2009年3月3日中继底的底部最低点2037点,随后,就会跌破2008年12月顶部的周K最高收盘价2018点,或许就在2018点之下与2000点之上的十几个点位中探明底部。
上述博文所列举的“踩破顶底构筑底部”饿案例都很经典,但也有一些情况是跌破相关的顶底的要点之后,不能立即见底反攻,反而还要再向下跌落一点才能绝地而起的空翻多,但事后看反攻的高点都远远的超过了当时的空间定位的点位许多,所以,空间定位仍然可信。针对这篇博文再做一点补充,那就是一旦大盘2018点跌破之后直至2000点都不能见底,那么,极端的极限的底部最低点将会在1986点区域探明,不会远离2000点太多,这是在正常的规律一旦被打破之下可能的极端的情形,但大盘一旦见底之后会很快远离2000点而上攻,从这个极端可能而言,如果在目前情况下于2018点之下买进与大盘同步的指数型基金,那将会在短中线上是大概率的赢定了!
一棚认为,若大盘能在本周见到2015点,那是极具价值的一个定位点,多数股票在2015点的定位都会极具中线价值潜力,只不过在选股上,还是等大盘的底部得到确认之际再重拳出击,才最稳妥。
上述观点仅供参考,照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