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抄底必须再等两周?
(2012-07-26 07:25:01)
标签:
股票 |
7月4日一棚发表《精准抄底还须再等两周》博文,随后又连发数文,将大盘可能见底的时间定位在7月18日到23日之间。
及至时空勾画到7月23日的本周一,一棚又依据盘面变化适时发文《无条件等待此抄底信号》,提出了一个新观点,那就是“目前的变数下,就必须等待大盘缩量、再缩量、更极端缩量后的恐怖的地量,即大盘日K成交额低于400亿元之后,才考虑抄底。”
周一上述话音刚落,周三大盘的成交额就逼近了400亿元大关,周三大盘成交额411亿元,400亿大关看来难保了。那么,假如大盘近期跌破400亿元大关而创下三百多亿元的成交额,是否就可以立即抄底?还不行,还要再等,因为,一棚昨天在博文中已将大盘可能形成底部的空间定位予以剖析阐明,这就是说要综合定位大盘底部。
综合的定位大盘的底部时空,几大要素要综合考量研究:
(一)大盘日成交额缩减至三百多亿元,这个极端地量水平要被刷新若干次,才可能最终因为“恐怖地量”而成底,要多多静观。
(二)大盘底部空间已阐明,2008年12月5日那周和19日那周的收盘价2018点被跌破时,或将“不破不立”“一破旧立即”。
(三)大盘周K和10日K线与年倍线共振规律已失效,提示我们要突破思维,就要看月K线了,大盘月K线时间因素也很重要。
近年来数次大盘的底部形成前都是月K线三连阴,然后在三连阴之后的次月大盘见底启稳绝地反攻,诸如:2011年10月的那次月K线的阳线之前,大盘是月K线三连阴;2010年7月的那次月K相的阳线之前,大盘是月K线三连阴;2008年11月的那次月K相的阳线之前,大盘是月K线三连阴;2008年4月的那次月K相的阳线之前,大盘是月K线三连阴;2005年6月的那次月K相的阳线之前,大盘是月K线三连阴。
从上述月K线三连阴后必然拉出月阳线的概率上看,它们都比较符合大盘阶段性底部的空间定位,那就是针对前面的底部或顶部“踩住顶底构筑底部”,而目前情形与2010年7月的那次底部有相似处,所以,我们将大盘底部时间定位暂定在8月上旬,也就是说,要稳准抄底就还要再等再看两周了。
综上所述,目前一棚将大盘可能形成底部的时空量价的四大要素都说明了,接下来就要依据盘面变化不断修正和调整思维和观点,直至能够稳准狠快的万无一失的抓住那个预想中的绝好的机会。
上述观点仅供参考,照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