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次反弹持续的时间空间

(2011-11-30 08:51:08)
标签:

股票

                本次反弹持续的时间空间

(一)一棚论市谈股

大盘周二在多重利多因素刺激下拉出逼空阳线,但这不过是超跌反弹,反弹难过拐头压下来的15日均线。418日大盘见顶3067点以来至今,大盘与15日均线有过三次得失共振关系,类似目前态势的情形就是一种下跌中继形态,比如56日到519日的抵抗式反抽,比如89日到830日的抵抗式反弹。依据波动交替原理看现在,目前只能算作反抽,可能也就是要像56日到519日那样的抵抗式反抽,反抽将遭遇15日均线压制而掉头向下,大盘反抽空间没太大戏,过程中会有局部板块牛股异动。

不过,目前反抽中局部牛股的可持续性依然不会有质的飞跃,所以,操作上不必恋战,仍然要坚持 “牛股思维+严格控仓+灵活短炒+灵活三止”操作策略,对有感觉的有独特题材支撑的牛股有限度的短炒找感觉,不要太计较操作的赔赚,而主要是在狙击目标股中感悟大盘与个股的共振机会点。最终目标是1212日前后甚至更晚大盘跌破2307点之下第三次探底机会,那才是又一次波段运作的良机。

(二)关于资金翻番

昨天早晨博文谈到资金翻番话题,问题看似简单,那就是平均每年的上半年赚到相当于一个涨停的利润,下半年赚到相当于一个涨停的利润,四年资金就翻番啦。

但怎样做到这个四年资金翻一番?市场中多大概率的人群能够持之以恒的达成这个稳健的收益率?惟极少数人!

2008年和2011年的两种不同形态的熊市让无数的资金化为灰烬,其中有很多是赚了大钱的资金。尤其是2011年的熊市更残酷,那是让人不知不觉中就被窒息被耗尽的沼泽陷阱,很多私募基金无奈地被清盘,尤其是10月份反弹之后更多的私募基金只剩下被动煎熬等待清盘的宿命了!

难道这些曾经辉煌过的资金都是酒囊饭袋吗?非也,一棚接触过一些掌控私募的实力人物,他们绝非泛泛之辈,但在这最要命的漫长的熊市过程中,因曾经成功赚钱的快感让他们麻痹而放松警觉,一个不小心就掉进了温柔的利多陷阱不能自拔,最终就是被市场榨干而被清盘。

所以,要想让资金总能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首要的还在于怎样有效的规避风险,但规避风险的目的还是要瞄准时机稳准赚钱,这是相辅相成对立辩证的矛盾统一体。

一棚在深刻研究大盘规律之余,感觉借鉴大盘与相关各指数间的协同和背离是可以规避系统风险的,但之余总有一种对牛股敬而远之力不从心的感觉,也就是难以有效赚钱。

后来从大赢家老师身上发现了要害和亮点所在,那就是只有牛股思维才能抓住牛股,于是,一棚式的技战术融合大赢家的牛股绝招,就凝结出来“赢家财富生产线优势战法”。

127前后大盘阶段性底部系统性机会中,我们发掘出600116三峡水利等牛股机会,随后就是214前后发掘出000885同力水泥等牛股机会,228前后发掘出600730中国高科和600069银鸽投资等牛股机会,323前后发掘出600497驰宏锌锗等牛股机会,47前后发掘出600078澄星股份等牛股机会,418前后发掘出600618氯碱化工等牛股机会,510前后发掘出600714金瑞矿业等牛股机会,518前后发掘出600167联美控股等牛股机会,627前后发掘出002233塔牌集团等牛股机会,71前后发掘出600652爱使股份等牛股机会,722前后发掘出300238冠昊生物等牛股机会,89前后发掘出600759正和股份等牛股机会,96前后发掘出600470六国化工等牛股机会,1011前后发掘出600470六国化工等牛股机会,1023前后发掘出600158中体产业等牛股机会,等等。

所有这些牛股机会或是大盘局部反抽反弹给出的一点通牛股机会,或是大盘局部见底启稳时给出的一点通牛股机会,但最佳的低险厚利的机会绝不会多,一年中也就是两三次而已,那无疑就是大盘处于阶段性底部的系统性机会中涌现出的一点通牛股,那就是最安全最容易赚钱的机会!

这就面对了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一个是将大势的阶段底部系统性的机会定位准确,一个是在恰逢其时找出局部牛股。这是个两难选项,选择正确就需要在这样的共振性机会的之前过滤掉陷阱和风险,怎样过滤?仅靠着空仓避险吗?谈何容易?许多人不都是满仓和空仓恰好搞错了弄反了?

所以,针对这两难选项我们的策略是底部之后进入相对高位动荡期乃至见顶回落的较长阶段,都是有限度的做多策略,那就是“牛股思维+严格控仓+灵活短炒+灵活三止”操作策略,这个策略在一棚曾经多次暗示过风险的阶段,都曾经帮助我们很好的规避风险并同时小赚怡情找到感觉。

我们不是炫耀,而是客观实在的阐明了我们确保每年赚取两个涨停板的的避险趋利方法,这里面有经验有教训,但总体是能够避险趋利的,就拿1116日中午博文暗示风险来说,这样的情形已经有过很多次,有的尽管是虚惊一场,但更多的是恰逢其时的紧急避险,可谓是卖出就跌。

简单说用什么理论武器来超越自我赢得市场?就是“看透大势、吃准牛股、避险趋利、一击必中”的优势战法。

上述分析和操作仅供参考,照此操作责任自负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