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众人熟视无睹的真实大底!

(2011-08-28 08:31:43)
标签:

股票

                               众人熟视无睹的真实大底!

看到每次大底形成前的市场大众的预期和心态,你就能够立即明了当时所处的境况了,是否处于大底阶段,那是需要大众的相反理论来验证的,大底注定是大众普遍猜不到的,大底注定是显而易见的却又往往是大众熟视无睹的。

一棚在许多场合都讲过一条规则,那就是“踩破顶底,构筑大底”,就这一条最简单直观的规则,有几人能看透?难道不是大众熟视无睹吗?确实是大家好了伤疤又忘了痛!  

其实,每逢重要行情启动前的大底,大多都要跌破前面重要的顶部或底部,不妨回顾一下(一定要参悟透):

201072319点大底最低点,是跌破20092月份的顶部之际见底启稳。是踩破前面顶部构筑阶段底部。

2008101661点大底最低点,是跌破20044月份顶部之际见底启稳。是踩破前面顶部构筑阶段底部。

20056998点大底最低点,是跌破20079月份底部之际见底启稳。典型的踩破前面底部构筑阶段底部。

2003111307点大底最低点,是跌破20031月份底部之际见底启稳。典型的踩破前面底部构筑阶段底部。

200311311点大底最低点,是跌破20021月份底部之际见底启稳。典型的踩破前面底部构筑阶段底部。

200211339点大底最低点,是跌破199912月份底部之际见底启稳。典型的踩破前面底部构筑阶段底部。

199951047点大底最低点,是跌破19992月份底部之际见底启稳。典型的踩破前面底部构筑阶段底部。

199791025点大底最低点,是跌破19949月份的顶部之际见底启稳。是踩破前面顶部构筑阶段底部。

19961512点大底最低点,是跌破19952月份底部之际见底启稳。典型的踩破前面底部构筑阶段底部。

19947325点大底最低点,是跌破199211月份底部之际见底启稳。典型的踩破前面底部构筑阶段底部。

上述这些阶段性的重要的大底,无一例外的是符合了“踩破顶底构筑大底”的技术规律。就说目前市场大众魂系梦牵无比憧憬的2319点和2437点之上的“大底”,其实这是局部反弹,只有这种反弹结束后再度跌破这个反弹底的2290点区域,才能最终形成“踩破顶底构筑底部”的大底。

那么,当“踩破顶底构筑底部”的技术特点再与年倍线判断大底的技术规律相吻合相共振时,底部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就会被我们提前掌控,于是,时间+空间的大底的精确定位图,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会有的放矢灵活操作。于是,就可以做到在大底条件不成熟时,采取“牛股思维+严格控仓+灵活短炒+灵活三止”的擦做策略,不管大盘涨跌牛股,尽管放开手脚放开胆量的操作经典形态的股票,反而可能在这种有限做多的情形下赔了指数赚到钱,总体可能就会少亏多赢。一旦大底来临并真正的得到确认时,呵呵,我们就当仁不让倾囊所有重仓出击一击必中。

目前大盘大底的空间定位,大致就在2290点区域。

那么,从年倍线角度看目前大盘大底的时间定位,应该在10月份的下旬才能看清楚,因为,年倍线50周均线和150周均线要在10月下旬才能交叉,类似目前态势的这种交叉在历史上大多引发阶段大底和波段行情,诸如:

2011121这一周,大盘50周均线和150周均线交叉,次周大盘见底反攻,当时我们稳准狠的闪击了牛股。

20081231这一周,大盘50周均线和150周均线交叉,次周大盘跳起反攻,当时我们稳准抄底买入就涨。

2002524这一周,大盘50周均线和150周均线交叉,第三周大盘探底反攻,当时我们稳准抄底幸遇井喷。

199485这一周,大盘50周均线和150周均线交叉,当周大盘见底跳空拉升,这是最经典的底部姿态。

由此可见,大盘大底的时间和空间定位暂时粗定:

201110月底的2290点,有望形成大底。

那么,既然大方向大趋势定好了,过程中的操作不就非常简单了吗?不就是大底没有确认前就“牛股思维+严格控仓+灵活短炒+灵活三止”,绝不报任何侥幸和幻想,绝不赌运气,但也绝不萎缩。那么,一旦大底来临并得到共振行得确认,我们当然就当仁不让倾尽所有果敢出击,这方面的稳准狠的抄大底的成功经验非常多了!

关于大盘的大趋势,一棚在821日“赢家财富生产线”讲座中谈的很透彻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加以借鉴。

在大盘真正的大底形成前,只须“牛股思维+严格控仓+灵活短炒+灵活三止”,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涨跌市况和什么样的经典形态股,都尽可放胆操作,赢的概率反而会高。

821“赢家财富生产线”投资讲座视频请登陆:

http://www.oagchina.com/newsdetail.asp?id=153

上述分析和观点仅供参考,照此操作责任自负后果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