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周针对主力诡计将计就计!

(2011-08-08 07:12:29)
标签:

股票

                   本周针对主力诡计将计就计!

一棚从美国标普500指数和A股大盘的内在的波动特点,分析了关联性的内外因素将导致大盘本周收出周阳线。

进一步细化的分析A股大盘的波动特点,一棚感觉本周大盘收出一根周K小阳线概率较高,如果真如此,针对这个周阳线和下一步的操作策略,就可以将计就计避险趋利。

我们不妨回顾历史以帮助目前的态势下的研判,就看年倍线的25周均线(半年线)和50周均线(年线)组合,与大盘在互动共振的过程中产生的波动规律特点来入手:

根据25周均线和50周均线移动速率推算,大盘将在三周后也就是826日那周形成25周均线和50周均线交叉,从历史规律特点看,这两条均线交叉的当周大盘出现强劲的探底反攻的概率较高。而此前的类似于本周的情形,也大多是能够收出一根跌破前面底部最低点后的抵抗性周阳线。

请看几次类似情形的对比情况:

(一)2010年的25周均线和50周均线交叉

12010514日那一周,大盘跌破前面底部即200994日那周底部最低点后,收出一根跌破前底的抵抗性周K小阳线,(2)然后,第二周大盘继续破位创新低的下探,(3)第三周也就是25周均线和50周均线交叉的那一周,大盘反应较强烈的拉出一根周阳线,但因为没有能够完成两大技术任务而没有完成底部构筑,以至于震荡盘落,直指72日那一周大盘完成了两大技术任务才算成功见底。

两大技术任务就是:MACD底背离,踩破前面顶部。

(二)2008年的25周均线和50周均线交叉

1 2008411那一周,大盘跌破前面底部即200768那周底部最低点后,收出一根跌破前底的抵抗性周K小阳线,(2)然后,第二周大盘继续破位创新低的下探,(3)第三周也就是25周均线和50周均线交叉的那一周,大盘反应较强烈的拉出一根周阳线,就因为该周能够完成两大技术任务而成功见底反攻,见底后的反攻是短线井喷式的攻击波,当时的场面极其震撼,历史上称之为“4.24井喷反弹”

两大技术任务就是:MACD底背离,踩破前面顶部。

(三)2004年的25周均线和50周均线交叉

1200493那一周,大盘跌破前面底部即20031114那周底部最低点后,收出一根跌破前底的抵抗性周K小阳线,(2)然后,第二周大盘继续破位创新低的下探,(3)第三周也就是25周均线和50周均线交叉的那一周,大盘反应较强烈的拉出一根周阳线,就因为该周能够完成两大技术任务而成功见底反攻,见底后的反攻是短线井喷式的攻击波,当时的场面极其震撼,历史上称之为“9.14井喷反弹”

两大技术任务就是:MACD底背离,踩破前面顶部。

通过上述三次大盘与两条均线的互动共振规律看,只要大盘同步的符合了三大技术特征,大盘探底反攻的概率就高,这三项技术特征就是:25周均线和50周均线交叉,踩破前面顶部,MACD(日K线)发生底背离。

根据这三条要件来看现在,目前大盘还不符合日K线MACD的底背离特征,但符合了局部反弹的要件,那就是跌破了前面底部最低点的特征,这是本周将要反弹的内动因。

针对主力后续三周内可能实施诱多和诱空的连环计,我们本周可将计就计的采取一次低吸高抛的主动出击,然后在本周末下周初酌情“三止”出局,再然后就是等待两大要件成熟之后再稳准抄底倾囊出击,这也就是一棚反复强调要在818日之后看底部明朗化之后再重拳出击。

记得一棚在20084.24井喷反弹之前,也就是411日那一根周阳线拉出之际,依据2550周均线与大盘互动特点,结合踩破顶底的波段规律,就在该周伏击了一些股票,其中就有000544中原环保,因为该股当时表现强势,而且非常符合“均线托”形态,当时411日那一周伏击该股时。该股恰好是股价依托25周均线和50周均线交叉点,当周的伏击战小赚即安浅尝辄止,获利了结后等到4.24井喷反弹的前一天,又再度满仓杀入股市就遭遇了买入之后的次日就千股涨停,从而幸运的短线大赚!

回顾历史当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总结经验,并从中找出规律特点,那么,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朋友们是否看出盘面的端倪?这是应该能够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

只不过唯一要防范的是大盘若走出不规则型,就说明规律被打破了,我们就要重新认识规律并随机应变的操作。

上述分析和观点仅供参考,照此操作责任自负后果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