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前弱势下的必胜操作要领!

(2011-04-25 14:51:11)
标签:

股票

   目前弱势下的必胜操作要领!

(一)一棚论市谈股

今天大盘果然再度回击生命线35日均线。当上午大盘向下击破35日均线再拉起之际,有朋友问一棚是否可以买股票,一棚的回答是“不急躁,多等一等未必坏”!

其实,“美眉2”近日的每一笔成功的操作,大都是大盘围绕着相关重要均线跌宕之后的局面比较明朗化的态势下进行的,这样子借助大势反攻的势头而瞄准局部牛股予以狙击,其实战操作赚钱的概率就比较大,当然,这只是战术而言,事实上有效的战术还是应该建立在可行的战略上。

2011315大盘第一次回击35日均线,因为不明了35日均线能否托起大盘绝地反击,所以静观其变未操作。

等到322日大盘第二次回击35日均线当日拉起,能够感到35日均线对大盘顽强的支撑力度时,遂于次日23日大盘短暂跌宕后拉起之际毅然闪击强势股600497驰宏锌锗(418日获利卖出)和000554泰山石油(46日获利卖出),当日可谓一击就中买入就涨。

等到41日大盘第三次回击35日均线当日拉起,充分感到35日均线对大盘顽强的支撑力度时,遂于次日6日大盘顺势拉起之际毅然闪击强势股600078澄星股份,次日涨停,48日获利卖出。

420日见大盘虽然没有预期中的强势,但局部依然有一种要依托15日均线拉起来的可能时,遂于次日21日大盘依托15日均线高开高走之际,毅然买入强势股600069银鸽投资,当日可谓一击就中买入就涨,22日获利卖出。

尽管这几单操作的前后也夹杂了几单不成功的操作,但因为能够将两方面功课做充分,所以,每一单亏损的操作都不会太受伤,而每一单盈利的操作除了弥补亏损的操作外,依然还有利润可赚,这样总算帐就是亏少赢多总体盈利了。

总体而言 “美眉2”的成功的操作是因为做足了两方面功课,首先是明了个股的基本面的潜质亮点,从而心有灵犀较有灵感;其次是吃准了技术的股性特点和狙击要点,所以就常常能够一击必中买入就涨。

当今天大盘第四次回击35日均线局部佯攻拉起时,为什么“美眉2”没有匆忙的“借助大盘反击而闪击强势牛股”,这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玄机奥妙了,唯静忍静观为宜。

上周五上午十点前后,“美眉2”自行卖出股票后来问计于一棚,一棚觉得她这样独立自主的操作堪为创造性发挥,值得称道,于是,也就是在上午11时前后发文《周末选好潜力股下周再战》,也算是说明了一棚的取舍倾向。

那么,当今天大盘第四次回试35日均线时候,我们不妨还是借鉴 “美眉2”的老一套做法,那就是看明了大盘与35日均线共振的动向后再动作不迟,即使是像315日时候的 “美眉2”那样放跑了“借力大闪击牛股”的机会,也并不可惜,须知,保存住实力的时候,机会随时可以去把握,可只须有一次遭遇灭顶之灾,后面翻身的胜算就会大大降低,成本就会大大提高。

目前弱势下短炒的最好的必胜操作要领有二:

一是轻仓短炒找感觉,以待大盘启稳后重仓出击。

一是持币静忍细观察,只待大盘系统性机会再临。

随后要继续观察大盘与35日均须和70日均线的共振态势,以定夺后续的操作策略,唯此才能最大限度的避险趋利。

上述分析操作仅供借鉴,照此操作责任自担后果自负!

(二)赢家投资策略

2010年大盘总体下跌15%的态势下,在大势倾危局势不明情形下,大赢家老师却在不利局面下看到了一个极具战略价值的板块就是稀缺资源板块,于是,他运用牛股思维和绝招力排众议力推600111包钢稀土和600259广晟有色两只牛股“稀土双雄”,它们的价值有目共睹。

2011年大盘跌宕曲折的总体上涨7%的目前,大赢家老师运用牛股思维和绝招发掘了600636三爱富和600497驰宏锌锗等牛股,其展示的投资机会同样是令人折服的。

发掘具有潜质亮点的股票,不妨借鉴大赢家老师的牛股思维和牛股绝招。能够确立赢家牛股思维、活用赢家牛股绝招、吃准一点通技战形态,就能够亏少赢多乃至漂亮的赢定。

首先说明,一棚说出来的赢家牛股思维和牛股绝招是皮毛,是不到位的所谓的赢家策略,而真正的赢家投资策略,就是在赢家财富生产线投资讲座中大赢家老师的精彩演讲。朋友们要想感悟和借鉴大赢家老师的牛股思维、牛股绝招、赢家策略,还是亲自听听大赢家老师的讲座。

417赢家财富生产线投资讲座彰显了授人以渔的宗旨,大赢家老师的精彩演讲非常值得一看

2011417赢家财富生产线投资讲座登录:

http://www.oagchina.cn/newsdetail.asp?id=139

上述观点仅供参考,照此操作责任自担后果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