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后五个交易日防多杀多!

(2009-11-30 17:38:32)
标签:

股票

                随后五个交易日防多杀多!

    一、一棚论市谈股

(一)深证100指数399004的10日K线语言解读:

上周一棚有篇博文专门阐述399004深证100指数的10日K线图,其中,谈到四组三连阳的节奏,请看图中四个方块,试解读如下:

 

随后五个交易日防多杀多!

 

(1)第一组10日K线三连阳的第三根10日K线之阳线,结束于2008年12月11日,然后第四根10日K线是一根阴线,开始于12月12日结束于25日,其中,前6天是高位抵抗震荡,接着后四天是多杀多的赶底急跌,这根复杂的10日阴k线之后,紧接着就是一根先抑后扬的10日阳K线以及紧随拉出的10日K线的三连阳。

(2)第二组10日K线三连阳的第三根10日K线之阳线,结束于2009年2月16日,然后第四根10日K线是一根阴线,开始于2月17日结束于3月2日,其中,前5天是高位抵抗震荡,接着后5天是多杀多的赶底急跌,这根复杂的10日阴k线之后,紧接着就是一根先抑后扬的10日阳K线以及紧随拉出的10日K线的三连阳。

(3)第三组10日K线三连阳的第三根10日K线之阳线,结束于2009年4月14日,然后第四根10日K线是一根阴线,开始于4月15日结束于4月28日,其中,前4天是高位抵抗震荡,接着后6天是多杀多的赶底急跌,这根复杂的10日阴k线之后,紧接着就是一根平开高走的10日阳K线以及紧随拉出的10日K线的六连阳。

(4)第四组10日K线三连阳的第三根10日K线之阳线,结束于2009年11月23日,然后第四根10日K线暂时看处于一根阴线状态(究竟收阴收阳五天后见分晓),开始于11月24日将结束于12月7日,其中,前5天走势是高位抵抗式震荡,尤其以今天第五天之日K长阳最为诱人,但随后的5天,也就是明天周二12月1日开始,反而应防范长阳抵抗后的多杀多的赶底急跌了,这根复杂的10日k线之后如果一循前面规律而收阴,那么,随后紧接着就可能是一根先抑后扬的探底启稳的10日阳K线了,而预期中的这个探底阳线,将开始于12月8日结束于12月21日,也就是一棚前文提示的12月8日至18日的敏感时间段内。

从上述四组10日K线的三连阳的组合之波动规律特点看,往往是三连阳后的第四根K线最具欺骗性和杀伤力,因为,这个10日阴K的钱四至六天内大盘是高位抵抗甚至再创新高的,只不过后四至六天却是猝然回杀引发小雪崩式的多杀多,不可不防!

(二)上证综指999999(大盘)大周期成本语言解读:

前博文曾阐述了上证综指三条大均线对大盘子形成中线乃至长线的制约,就是100周均线两年线、150周均线三年线、200周均线四年线,其中,9月1日那周100周均线与150周均线恰好相交叉,也恰好是这一周9月1日周一探出阶段底部最低点2639点。由此,依据历史规律结合现在特点,基本可以推断,在下周100周均线与200周均线相交叉时,也就是12月8日那一周,也就是上述预期的深证100指数那根先抑后扬的探底启稳的10日k线构筑的那两周。

由于深圳指数和上证指数以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达成了共振态势,而这种共振态势时间窗直指12月8日至18日期间,所以,现在大盘高位的震荡不得不防,尽管是大阳拉起,还是谨慎为宜。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宁可错过,不可做错!

上述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否则后果自负!

二、一棚模拟盘实况

一棚三大实战模拟盘现在全部保持空仓待机状态。

(一)一千万资金模拟盘实况

8月5日大盘3450点启动1000万资金实战模拟盘逆势满仓做多,第一个回合操作惨遭恶果迅速亏损17%,随后展开扭亏自救。 

现空仓持有资金1170万元,净盈利170万元。

该模拟账户已超前实现了跑赢大盘扭亏为盈的盈利计划。

(二)一亿元资金模拟盘实况

2009年9月25日大盘2838点启动1亿元人民币实战模拟,

现空仓持有资金12491万元,净盈利2491万元。

该模拟账户已超前基本完成了账户设定之初的盈利计划。

(三)十亿元资金模拟盘实况

2009年10月19日在大盘3000点启动10亿人民币模拟盘,

现空仓持有资金103500万元,净盈利3500万元。

该模拟账户尚没有完成账户设定之初的盈利计划。

三个模拟账户可笑看借鉴,忌依样模仿,否则后果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