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周主力将图穷匕首见!

(2009-08-14 15:49:19)
标签:

股票

               下周主力将图穷匕首见!

(一)一棚论市谈股:

将大盘从3400点之上打压到3000点一线,一棚感觉主力的意图已经初步达成,就是以狂轰滥炸方式,将高位3400点买货的散户高高挂起,然后再在3000点一线用各种恐怖手段将其折磨煎熬打压出局。

一棚昨天博文《下周开始筑三千点铁底!》中预期:

一棚觉得3000点一线将构筑一个中继性的铁底,把它叫做高空底也未尝不可。说它是铁底,并不意味着大盘会在3000点立即打住跌势回稳上攻,不必搞得那么精确,或略上或略下,反正,一棚觉得不可能再下破2900点了,至于2800点甚至是2500点,一棚觉得可能性都不太大,3000点区域将构筑一个高空铁底,时间就是下周开始至下月的九月上旬。

今天略作修正如下:

大盘止跌启稳的极限低点不好精确预计,但大盘见底部最低点的时间,大致就在下周二三了。那么,下周二三见底反弹拉出周阳线后,下周周或冲高回落,真正底部启稳,还得等到9月7日白露节气日前后,那是中继底部构筑完毕的确认时间窗,这样,构筑底部结束到突破确认,就需要三至四周时间,但不管时间多久,下周3000点一线,就是这个底部的最低点了,随后,就是剧烈而多次的上下震并逐渐抬高底部,也就是主力使尽各种手法配合消息轰炸,来抢夺散户筹码的时段。

今天大盘最低下探到3039点,收盘于3046点,这已经非常接近底部最低点区域了。周末,静待多与空消息面得变化,下周静待空翻多的变盘。

(二)一棚实战模拟:

受大赢家思路和模式的影响,一棚在短线上淡视了自己固有的一套技术操作和看盘的要领,从而在大盘屡次顶背离特征明确的警示信号提示下,反而改变了短线看空做空的观点,从而在8月5日周三再次做多买入自己看好的中线具有相对安全边际的潜力股组合,并在此开启实战模拟盘,以飨看客朋友。一棚再次推出千万资金的实战模拟盘,实在是东施效颦式的效仿大赢家的“买套两成捂住大牛股”的绝招,为此,看客朋友请注意:

仅供笑看,不可模仿,否则,责任自担!

实战模拟盘具体如下:

2009年8月5日上午,动用全部模拟资金一千万元,同步平摊四份的快速满仓四只股票:

601333广深铁路:投入约250万元,

买均价5.58元,收盘4.76元。

600221海南航空:投入约250万元,

买均价6.48元,收盘5.08元。

600816鞍山信托:投入约250万,

买均价18.88元,收盘17.50元。

600107美尔雅:投入约250万元,

买均价11.68元,收盘10.20元。

截止到今天,这个实战模拟盘账面总市值亏损14%。

本次实战模拟,计划最大承受损失为总市值账面亏损20%,在此范围内坚决捂股静忍。开始一棚依据技术分析感觉该组合的四只股票,或将可能不会杀跌到总市值账面亏损到20%的程度。但截止到今天看,形势恶化的严重出乎预料,下周总市值跌破20%悬念似已不大,这是一棚行股十余年来第二次遭遇到可能深度套牢的情形,第一次是初入股市时,先是暴赚一把,随后就是遭遇深套,以后就变得谨小慎微了,从而再没有遭遇过总资金吃套20%情况。那么,眼前可能的再次遭遇深套超过20%的情形怎么面对?一棚认为下周再止损已经不适宜,同时,下周将面临先杀后拉的反弹,岂能在下杀之时再割肉?!此其一,其二是上述四只股票大多跌破或即将跌破半年均线25周均线,下周即使股价再大幅下杀,25周均线反而仍继续上行,这是引发反弹的技术基础,也是股价中线围绕25周均线震荡筑底的参照系,并且许多个股已出现25周均线与75周均线交织上托股价的技术态势,这或是价值回归的合理区域,也是场外资金静待的机会了。

一棚在想大赢家若遭遇此买入就果然吃套两成甚至更惨的尴尬情形,将可能谈笑风声淡定面对(事实上,大赢家自己账户的四只股票多表现较好,即使今天大盘大跌,他的一只股票仍大涨,一棚与清风先生只好半开玩笑半赞叹他家就住着财神呢),否则,他怎能举重若轻的成功实践“买套两成捂住牛股”的特色绝招呢?!没有这个绝招的依托,他“买入连续涨停股票”的第二大绝招,就成为空中楼阁和无源之水。那么,一棚东施效颦对其绝招效仿之下唯有举轻若重的动心忍性经受磨砺了。

上述观点是一棚真实想法,仅供参考,照此操作,责任自担!

    注:

有兴趣与一棚交流的朋友,可参考一鹏博客首页QQ。

有兴趣与大赢家交流的,参考一棚博客首页“大赢家邮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