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熊市何时才能跌到底?

(2008-08-13 19:52:06)
标签:

股票

                     大熊市何时才能跌到底?

很显然,这个超级大熊市回落的时间和空间之残酷惨烈程度,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那么,跌到这个令人绝望的熊样,是否意味着距离真正结束这轮熊市的底部为时不远了呢?或是在目前已经跌幅超过60%的情况下仍将继续惨烈下跌呢?

这真的是很难猜断了,似乎一切的技术支撑都只能暂时延缓下跌的角度和速度,似乎一切的利好都成为资金出逃的机会,这个股市似乎真的病入膏肓不可救药!这个股市似乎真的蚁穴崩堤一溃千里!

看着大盘从6124点一路跌宕着一路咆哮着向下腰斩之后又跌到今天这个低点2370点,看着真的痛心疾首。

大盘自从998点大底启动大牛市高歌猛进直上6124点历史大顶,算来总体升幅达到了5126点,而6124点历史大顶回落到今天2370点,算来总体跌幅达到了3754点,从牛市大涨5126点到熊市大跌3754点,总体算来大熊市已经将大牛市总体升幅跌去了73%了。

这从月K线上看,能够象现在这样子的呈现自由落体式的一气呵成式的向下熊跌的,也只有1992年下半年那种跌法可以相比。

1990年12月从95点开始到1992年5月1429点大顶结束大牛市,历经18个月的上涨总体升幅达到1334点。

然后从1992年5月1429点大顶到11月386点大底结束大熊市,历经7个月的下跌总体跌幅达到1043点。

那轮熊市下跌的1043点,等于是将那轮牛市上升的1334点,跌去了78%。

如此简单类推的话,那么目前这轮大牛市的总体升幅5126点,如果也被目前这轮正进行着的大熊市跌去78%的话,那就是总体回落3998点,大体就是大跌4000点的样子,那么,也就是跌到6124点-3998点=2126点,即大盘理论上讲要到2126点才可能明朗化。

也就是要破掉2001年那个牛市大顶2245点之后,到2126点区域上下再说了。

如果从时间上简单类推的话,

(1)1990年12月到1992年5月共计上涨18个月,1992年5月到11月共计下跌7个月。时间比例为2.57倍。

(2)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共计上涨29个月,2007年10月到2008年月共计下跌11.3个月。时间比例为2.57倍。

也就是8月还不是立即见底的时间段,那可能是在9月上中旬再说了,假如发生底部延伸推后现象,也就是到10月了。

可能在9月上中旬的概率较高些。

综上所述,大盘在9月上中旬的2100点区域,将可能产生一个时间和空间级别,比之2007年11月底和2008年4月底的底部级别更大些的底部,或许能够结束这轮超级大熊市并引发大行情?!

更精确定位的话,就乱蒙之为98日那周的2100点见底。

如果9月见2100点时,还见不到最实质性的利好,诸如大动作的限制大小非流通和大盘股发行上市的有力的组合利好,并配合股指期货创业板的推出,那么,大盘崩塌到1800点以下也是有可能的。

目前,也只有期待着技术面已经超前显现的98日前后给出的阶段性机会中能够自救扳回部分本钱,并期待着那时有实质性利好配合着诱发一轮较大行情吧。

看来,超级大熊市里炒家之中是没有真正赢家的,因为过程太扑簌迷离太惨烈跌宕,太难以把握,所以,即使一时侥幸赚到钱,也可能随后很快吐回去,甚至亏的更惨,看来,静忍持币是唯一正途!

也许上述所论是一棚最终看明白了,也许上述所论是一棚仍然蒙在鼓里自以为看明白其实仍然没有明白,这熊市实在煎熬惨烈!

一棚千万资金实战模拟盘截止今天收盘,已经四个回合自救操作,可谓是屡败屡战次次亏钱,今天结束的第四个回合的操作加上手续费再度亏损25万元,加上前三个回合的亏损100万元,已经总体亏损125万元,还剩资金875万元,算是惨败。

所以,奉劝朋友们多多静忍待变吧,亏了也不要急忙想扳本,套了也不要急忙去补仓,否则,将可能比一棚的模拟操作的结果还要惨。

那么,后市什么时候有机会呢,看看再说吧。

一棚第四个回合的实战模拟自救交易情况如下:

580015日照权证:买价3.859元,买入450万元。卖出3.758元。

580020上港权证:买价1.637元,买入450万元。卖出1.623元。

今天尾盘卖出后,千万资金就只剩余875万元了,总亏125万元。

注:

上述实战模拟和所列品种,不为荐股,只为模拟展示自我实战操作思路,谨供借鉴,不妥之处请多谅解,照此操作自担其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