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我越来越强烈的有个感觉,就是现在阶段前后的上升行情与2006年下半年的行情最有相似处,而预想的随后十月中旬的这次聚变可能类似于2006年11月10前后的那次聚变,让我们回顾和对比一下目前与2006年11月10日前后发生的事情的相似点,然后做几种变化形态的假想吧:
一、周K线形态的相似点和假想:
(1)2006年8月7日那天,上证综合指数见阶段底部最低点,然后震荡上攻走出了将近半年的长期向上的大波段。当沪综指震荡上攻到第十一周(10月27日),出现了一个短线剧震,该周收出长下影周K小阳线,第十二周(11月3日)大盘继续创新高收周阳,第十三周(11月10日)大盘冲高回落收上影小阳,第十四周(11月17)大盘先抑后扬收下影周阳,并由此展开更凌厉飙升。
(2)2007年7月6日那天,上证综合指数见阶段底部最低点,然后震荡上攻走出了至今仍向上的大波段。当沪综指震荡上攻到上周第十一周(9月14),也出现了一个短线剧震,上周收出长下影周K小阳线,第十二周的本周(9月21日)大盘也继续创新高收周阳。第十三周(9月28日)大盘会如何?会冲高回落收上影小阳?第十四周(10月12)大盘会如何?会先抑后扬收下影周阳?并由此展开更凌厉飙升吗???
(3)假想:如果上述类比推理符合事实,那么,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反而不是大家预期的资金解冻时的逼空走势,反而可能是高开低走的杀跌走势,而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周反而是先抑后扬的从诱空到逼空的走势,若此,国庆节后第一周的周初,才是短线风险得以宣泄的低吸介入时机。
二、日K线的相似点和假想:
本人曾在九月一日做发文《九月假顶滤泡沫,十月真牛逼疯狂》,提出类似于目前真实形态的假想,那么,循着这个假想的思路与实际走势的趋向,将目前形态与2006年11月中旬前后的情形对比一下:
(1)2006年9月26日大盘以三只乌鸦三连阴的日K形态直跌到15日均线,然后依托15日均线再度拉起一波连创新高的小波段行情,直至第十四天见阶段新高后,随后大盘一根长阴直下20日均线,但大盘很快得到20日均线支持拉起一波不断创新高的行情,直至第十五天冲高回落,第十七天又依托20日均线拉起来,并由此展开更凌厉的飙升行情。
(2)2007年8月17日大盘以三只乌鸦三连阴的日K形态直跌到15日均线,然后依托15日均线再度拉起一波连窗新高的小波段行情,直至第十五天见阶段新高后,随后(9月11日)大盘一根长阴直下20日均线,但大盘很快得到20日均线支持拉起一波不断创新高的行情。是否也是直至第十六天(10月10日)前后才冲高回落,是否到第十八天恰前后(10月12日)才又依托20日均线拉起来?后由此再延后数日才拉起来并由此展开更凌厉的飙升行情?
(3)假想:如果上述类比推理符合事实,那么,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则仍是小幅震荡走高的走势,而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周反而是先扬——抑——见底的从诱多到诱空的赶底走势。
三、综上所述,本人有两点假想:
(1)从周K线角度看,国庆节前最后一周大盘无论怎样反复,仍将再创新高,并能够收出再创新高的周K的阳线。也就是大盘在国庆节前最后一周,总体趋向依然向上,但走势可能震荡反复难以捉摸。预示各股会进一步分化。
(2)国庆节后第一周变数较大,难以猜测的就是到底是周初回档向20日均线?还是周末回档向20日均线?或是延迟到次周即10月15日那一周才走出回档20日均线的走势?但不管如何,大盘在国庆节后回档到20日均线的动作,才可能是揭开四季度再度飙升行情的一个重要契机。所以,将时间拉宽一点看,大致在十月中旬,将可能是股市聚变的一个关键时间段。
四、比较沪深综合指数的异同,看到机会和风险:
假如沪综指四季度走势与2006年四季度走势相类似,那就说明四季度仍将再度重演2006年四季度二八行情,也就是大象中象和小象行情。
假如深综指四季度走势也与2006年四季度走势相类似,那就说明四季度中小盘股将会在10月份有个短线上的聚变分化,而这个分化可能就发生在10月上中旬,这一点可以结合深综指2006年11月中旬走势,与很多中小盘股随深综指同步的短促快速暴跌而急剧回落的联动走势,一窥端倪。这是应该注意的。
五、后市展望:九月最后一周和十月第一第二个交易周的三周内,变数较大,大盘将可能在此三周内酝酿一个短线变盘的契机,就是先诱多再诱空然后再逼空的反转聚变,而这种反转的聚变契机,可能就是新的龙头板块和龙头品种从酝酿到爆发的前奏。假如猜想大致属实,那么,十月中旬应该能够看出龙头板块和龙头品种的迹象了。
当然,目前大盘日K线MACD顶背离形态依然没有打破,金叉依然依然没有形成,这是一种复杂多变而又难断的态势,这种态势的确是让人高处不胜寒,短线看盘操作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并应该时刻警惕着更快的可能性。
不过,本人依然坚持中长线乐观的观点——就是年内四季度看高8000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