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携号转网it |
分类: 通信 |
文/曹亮
截至2011年5月25日,为期半年的携号转网试点结束。尽管在此期间,三大运营商各出奇招,推多种优惠政策,但试点收效并未达到预期。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要求延长试验期,完善和改进各项管理、配套措施。
从天津试点来看,试点期间,天津市有大约25000人申请办理携号转网,其中15270人转网成功,成功率为61%。但就转网率而言,不足2%。而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转网限制过多、手续繁琐等已经成为携号转网进展不畅的直接原因。
多号段转网受限
携号转网是国家为平横各运营商之间竞争实力,促进运营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携号转网的用户可以在不改变手机号码的情况下转而成为另一家运营商的用户,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但从天津联通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并非所有手机号段都可以转网。
在天津,用户要从中国移动或者中国电信转网中国联通,在号段上均有限制。中国移动TD 157/188号段用户不能办理号码可携业务,只能通过在联通营业厅购买186号码(TD在试点城市均不允许转网)。而中国电信用户(133、153用户)在携入联通网络后需要更换手机。
很显然,这种重构手机号与手机的方式根本无法让用户接受,对于中国移动TD 157/188号段用户而言,尽管国家在推携号转网时,已经明确指出TD用户不允许转网,但运营商推重构手机号并纳入相关优惠政策吸引TD用户入网,这种方式已经谈不上携号转网,需另行对待。而中国电信携号入网联通,却需要花费一笔不少的重构手机费用。
损失谁担
除了号段受限,用户转网有时也会带来相应的损失。而目前,这种损失大多由用户自行承担,这必然会影响到用户转网的热情。
中国联通资料显示,携入用户在原运营商的积分、信用度等将无法使用。携入后享受联通积分赠送以及信用度规则。这似乎看起来比较容易接受。但实际上,用户在原运营商处所积累的积分与信用度很可能是长年积攒下来的一笔巨大财富,而在转网后,即使新运营商提供了相应的赠送,但用户却无法知道细节。当然,这样的损失还包括从原号段里的手机话费清零。
为什么运营商不能更进一步,用户在携号入网之际,只要能够提供相应证明,新运营商就为其提供在原运营商处等同的积分与信用度。当然,在手机话费方面,用户既然能够愿意承担损失转网,为什么运营商就不可以帮助承担这部分费用呢?或许进一步的用户粘性就在此产生。
当然,这种问题并非联通一家存在,电信、移动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携号转网试点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运营商为抢夺用户,之间的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但就目前的效果来看,运营商应该在政策上更加开放,更多的从用户角度思考,这才是制胜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