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祷的白领们
在好友陈政的带领下,去参加了一次北京CBD的白领们的礼拜会。这是一个刮着大风的天,北京降到了入秋以来最冷的温度。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CBD白领们来说,在这样的日子里,放弃赚钱的机会等,冒着大风来侍候神,聆听神的教导,做一次心灵的洗礼等,没有真正的信仰,是很难做到的。
一走进礼拜的屋子,人山人海。
礼拜刚刚开始,牧师正在带领大家唱颂歌,感人的音乐响起时,立刻让人进入一种深沉的虔诚的氛围中。
陈政告诉我,这个礼拜团体以海归人群为主。这一点,当我走进屋子,从参加人群的穿戴,气质等就看出来了。
有携着LV包来礼拜的时尚女孩;
有夫妻情侣一起过来的。我面前的一位中年夫妇,大概是妻子虔诚地信教,拽着丈夫一起来聆听神的教导,可惜丈夫慧根不佳,牧师讲道的声音好似催眠曲,他一直在昏昏欲睡。虔诚的妻子觉得很尴尬,于是不断推醒丈夫,回到神的氛围中。
礼拜的程序很长,先是唱颂歌,赞扬神的伟大以及给我们的恩赐等,接着是牧师讲道。这天讲的主题是“恶仆与善仆”,神本来准备交给恶仆一些重任,但是恶仆当神不在的时候,就喜欢做坏事,总觉得神会比较晚来。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内心要有戒律。牧师说,菜刀在好人手中,是做饭作菜的工具;但在坏人手中,有可能就变成了行凶的武器。所以,要控制我们的心念,你做了什么,神都会看见,不要以为他看不见,他不会那么早来,所以可以有忖无恐。
我最喜欢的是听一些圣经音乐,特别是领取圣餐时的一首背景音乐,让人感到一种来自内心深层的大感动,找到一种和上帝对话的感觉。
因为这种感动,眼泪甚至夺眶而出。
礼拜长达三个小时,但自始至终,没有人说一句话,大家全都沉浸在那种严肃,深沉,感动的氛围中,在牧师的带领下,沉思,祈祷,默想。
这也是我信服基督教的原因之所在。众生喧嚣,中国人太少的时间用来祈祷,沉思了。走进餐馆,商场,办公室等,所有的公共场合都充满了喧嚣。每个人喜欢把自己热闹折腾得筋疲力尽,可能直到上床后,睡眠里都不平静。但在一些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因为人们经常默祷,沉思,社会上整体充满了一种安静的内省氛围,人们谦恭,有礼。
我喜欢那种宁静。
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速度惊人,我看过社科院学者何帆的一篇文章说,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清朝传教士们曾经渴望的用“基督教的光芒来普照中华子民”的梦想即将实现。据说,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各种信仰基督教的团体越来越多。信仰高知化,精英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不得不提醒的是,比起某些信仰来说,信仰基督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参与,它需要奉献,淡泊名利等,让人在神的感召下,充满一种高尚精神。
对基督持怀疑论的人总喜欢说,这个世界上到底有神的存在吗?因为没有看到,所以他们不相信。有些极端的观点甚至认为,如果神真的无所不能,为什么它不能随心所欲的满足我的一切愿望?
我相信神是存在的。
2007年的一个春天,我远行到了甘肃与新疆交界的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貌。那里,几万前还是一片湖泊,后来因为地壳运动,湖水降下去后,成了一片干洄的戈壁,有各种各样的类似沉船,老人,有趣的动物等形状的怪石。千万年来,它静静的耸立在那里。方圆几百公里看不到一个人烟,而要到达那里,又需要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开车远行十几个小时。
我静静的伫立在那里,四周万赖俱静,听不到人声,鸟声,车声,唯有一种天赖一般的宁静。那一刻间,你会感觉到宇宙间只有神的存的,它无处不在,在一种大的寂静中,你能够用心灵和神对话。
诗人和敏感的艺术家,最能感觉神的存在。
西川有一首著名的叫做《在毛尔盖仰望星空》的诗描述过类似的感觉。他在青海一个叫做毛而盖的地方旅行时,有一天夜里,“河汉无声,鸟雀无鸣”,他被一种来自神的声音所打动,写下了“我是那一个顽皮的孩子,现成屏住呼吸,静心聆听”的诗句。
许多创作的朋友告诉我,真正的神来之笔是:当你接通与神的对话时,那时,你的灵感如潮。但这时候的创作已经不属于你了,你只是忠实的记录者,赶紧记录下神的旨意。至于你个人,完全忘记了肉体的存在,被一种奇异的光辉笼罩着。
所以,不是没有神的存在,只是我们常常太浮躁了,没有沉思,默祷,没有静想,内省等,在无尽的喧嚣中,神自然远离我们。
要想感知它的首要条件便是,专注的倾听,内心的安静等。
爱因斯坦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一生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让他在科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晚年他虔诚信基督教,他说:“越来越多的对于宇宙的探索,让我不是越来越骄傲了,清醒了,反倒让我越来越迷惑了,对于神创造的宇宙,越来越充满了敬畏之心”。
这,大概就是永恒之神的存在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