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会好吗

标签:
杂谈 |
http://s2/middle/4ceabdc8hc00eeb69a091&690
这个世界会好吗
1918年11月7日,梁漱溟的父亲梁济正准备出门,遇到儿子,二人谈起关于欧战的一则新闻。“世界会好吗?”梁济问道。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就离开了家。三天后,梁济投净业湖自尽,这一天离梁济的60岁生日也仅有三天。九年后,另一位晚清大家王国维在昆明湖投水自尽。
王国维最后留下的绝笔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梁济感慨道:“人心纵恣,从恶如崩,竟有一泻千里之势。”梁启超后来将他们誉为“伯夷叔齐”式的高洁之士。
史学家陈寅恪对此有一段著名的点评:“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艰;其表现此文化之程度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新年开始,我们从一个一位意味深长的提问和一段痛楚的历史回忆开始,便是期待于这彻寒的冬天里寻到春天的动机,从这透骨的绝望里找到希望的生机。
《芒果画报》作为一家文化媒体,与关心这个世界的人一道,共同带着关怀的眼光试图去回顾时间所带走和带来的一切。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物质增长与大众的欲望都在无限放大,而涉及精神和道德危机的事件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底线。我们的内心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挤压下,是悲观地逃避,还是积极地担当呢?
《芒果画报》作为诞生于湖湘文化土壤的文化生活杂志,从创刊开始,就以一种建设性的姿态直面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时代课题。
我们始终坚信中西智慧是我们永恒的生存根基,我们致力于将这种智慧融会贯通,并力邀有识之士一道,去将这源头活水,化为“救心”良药,直达我们人心、人生的内部,给每个有责任感的人以信心、以温暖、以希望、以快乐。
我们持着智慧人生的信念与快乐文化的态度,在中国悄然行走,不舍不弃。
过去的一年,我们从“快乐的七颗种子”开始萌芽生长,带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怀,在城楼地头行走和思考,在字里行间记录和阅读。
过去的一年,我们静观声色之海的世界,体察世道人心的流变。为了让遭遇焦虑和抑郁的都市人群早得解脱,获得“心的解放”,我们寻找“拯救幸福”的人生答案;同时,深入被生存和欲望烦恼的众生中浅吟轻唱,倡导“诗意栖居”的心灵牧歌;我们还走进小众艺术的世界,在一群“话剧捍卫者”中聆听灵魂的真实声音。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喧嚣与宁静的交响中畅享风尚之歌,同时穿越历史与文化的烟云,探索时代的真理。我们在百年“青春史诗”里,沉醉于理想之美,同“1911年的辛亥湖南人” 一起,感悟“大我”并不如烟;循着“书院复兴”的足迹,重拾大学之道;在汤池小镇的道德净土梦里破茧重生,发出“唤醒善良”的灵魂追问。
《芒果画报》作为一份有着文化担当和独立精神的杂志,绝不做成功学的追求者,我们更象一个有情怀的文化瞭望者,一个有使命的精神捍卫者,守望着这个风云际会时代的变迁、更替和发展,守护着这个崛起大国的良知、灵魂和价值观。
“又是一年好光景!”龙年来了,年味更浓,一张斑驳老旧却色彩斑斓的年画,一幅颜色单一却巧夺天工的剪纸……民间的传统正在化为今天的时尚,谁能消退和替代五千年来无数中国游子回家的心情?故土,田园,乡情,还有无数具象的过年方式、工艺,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永恒而特别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