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座谈会

(2017-04-12 19:40:48)

中国石油新老专家座谈会在广陵召开,参加院士14人,年轻专家约20人。集团公司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文荣参加座谈并讲话,副总栽黄维和、孙龙德院士和人事部黄革副总经理参加了座谈会。历时三天(2017.4.7~4.9)。地址扬州明发酒店。

专家座谈会

赵贤正(大港油田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何为二次勘探工程?是指以勘探程度高但剩余油气资源依然丰富的富油凹陷为对象,建立全凹陷三维地震数据体,突出地层岩性、深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藏创新地质理论认识,攻关应用先进适用的储层预测、钻完井、油气层识别及储层改造等工程工艺新技术,开展整体认识、整体评价、整体部署,进而实现多领域全面重新认识、规模增储的油气过程。结论:富油凹陷仍有很大潜力,但必须是新的勘探方法。

专家座谈会

【评论】该工程理论最大亮点是有实际成果支撑。整体凹陷作为系统工程整体考虑。

周华堂(昆仑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主要业务领域为芳烃工程、合成材料和环境保护工作。聚脂无处不在。聚脂是昆仑主体看家本领。该专家是业务型领导和技术专家。

专家座谈会

邹才能(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人工油气藏”开发内涵:以油气“甜点区”为单元,用压裂、注入和采出一体化方式,形成“人造高渗区、重构渗流场”,改变岩石的引力场、温度场、化学场、及油气润湿性与流动性,人工干预实现非常规油气规模有效开发。

专家座谈会

该专家突出的贡献:

1、发现致密储层纳米级孔喉系统,揭示非常高“连续型”油气聚集与“有序聚集”规律,提出“甜点区”与“人工油气藏”概念,建立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为我国油气勘探从常规向非常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2、揭示岩性地层油气成藏机理,建立陆相湖盆中心沉积模式,提出“大油气区”概念,推动我国油气勘探从构造向岩性地层快速转变。

3、揭示克拉通盆地碳酸岩大气田形成分布规律,提出安岳特大型气田形成受“四古”因素控制,为古老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提供理论借鉴。

刘乃震(长城钻探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随着油气资源品位的不断下降,大量致密砂岩油气储量需要动用,直井压裂改造后单井产量低,开发效果差,“水平井 多段压裂”技术是经济有效开发的最佳选择,需要攻克水平井多段压裂的技术难题。

专家座谈会

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多段压裂技术,主持完成了苏里格第一口水平井多段压裂先导试验,即苏10—31—48H井,初期日产10万立方米。研制多段压裂工具,即双密裸眼封隔器、投球滑套、回接密封装置等组件。整体建成2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

张来勇(寰球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大型化工装置设计、煤制化肥、甲烷无氧制烃工艺等。

专家座谈会

刘合(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国家863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工程技术管理创新:持续融合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即“四个一体化”(融合、组织、升级、管理)。主要技术成果:精细分层注水(三代在大庆全面推进、水驱聚驱融合)、全可溶桥塞多段压裂技术(世界水平)、采油工程技术、四代分层注水技术等。该专家成果丰富,技术功底深厚,具有极大的竞争力。

专家座谈会

李宁(测井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测井技术和方法。识别发现油层,计算油气储量。主要参数有空隙度、含油饱和度(产油多少)、渗透率(开采难度)。测井含油饱和度是研究的重点。率先突破全井壁成像测井技术(国家首次),发明的“李宁”模式,也得到了规模化工业应用,在测井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得到美国、俄罗斯专家的肯定,也得到国际有关组织承认。中国不可多见的测井专家(三个国家二等奖、一个国家发明金奖、省部级奖13项),该人温文尔雅、老老实实。已申报三次。

专家座谈会

冯耀荣(西安石油管材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从事石油管材研究,重点研究大口径石油管材国产化,螺旋管埋弧焊接、直缝管埋弧焊接研究,X70管材强度、韧性、止裂韧性研究,X80管材应用,管材系列标准研究,爆破、变形、拉伸、失效、外压、密封、腐蚀等试验,以及管材断裂性研究和大口径管材规模应用等。获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3项、发明专利等。

专家座谈会

教张水昌(研究院试验中心主任、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研究领域:海相石油的生成即深层、古老地层。专业:油气地球化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烃源岩有多少?资源潜力有多大?能否形成规模开采?通过元素-分子-同位素研究地球最初的环境和控制因素,级全球尺度非均质性、温室气侯、间冰期、氧化海洋环境变化、古海洋环境、海洋底部有氧环境、中元古元有氧含量(影响大)。结论;地球气候变化在1.4亿年前就存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上影响比较大。

专家座谈会

程杰成(大庆油田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重点研究对象提高油田采收率及化学驱研究。发展了聚合物驱理论,聚合物经历三个阶段,分子量越大提高采收率越高,高分子量聚合物驱效果最好。揭示了高分子聚合物驱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发明了泡沫复合驱,提高采收了30%。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聚合物驱开发项目。

专家座谈会

孙金声(中国石油钻井院、教授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是钻井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专利24项等。深井坍塌、储层伤害,为世界性难题,利用化学材料,在井壁形成化学膜,防止井壁坍塌和储层保护,称之为化学固壁技术。同时,开发超高温钻井流体液,可抗高温240度,加入高电荷防护剂,有效的解决了钻井流体的变质问题。在三大石油公司推广。代表性井为新疆莫深1井,井深7000米,见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专家座谈会

兰玲(中国石油石化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总工程师、引进人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首创MCI柴油加氢改质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汽油质量升级,主要是减低汽油的含硫量、烯烃量。“两降”是汽油升级的难点。揭示了催化汽油含硫化物分布规律,研发了分段脱硫技术工艺,开发了加烃脱硫剂等,发现了烯烃芳构化的新途径,是一重大突破。最大创新点:分段脱硫和烯烃定向转化技术的高效耦合。同类技术比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第三方评价)。受到金庸院士、李勇武会长的高度评价。

专家座谈会

李亚林(川庆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技术研究对象:山地地震技术。特点:地表起伏大,山高坡陡,机械化设备难以发挥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有效解决了山地地震技术质量问题。代表性成果发现克深2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家座谈会

赵继勇(长庆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超前注水技术、超低渗透渗流理论、超低渗透油田开发实践。建立了超前注水数学模型。启动压力梯度量化、应力敏感系数,并建立了新的模型,修订产能公式方程。超低渗透油田开发形成了六大技术系列,如注采井网技术、压裂多段(水平井)多缝(直井)压裂新技术、地面优化技术。超低渗透产量800万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

专家座谈会

冯庆善(管道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奖获得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

研究方向:管道技术和储运及管理、标准等。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管道完整性技术及管理、老管道修复技术和安全管理、新管道完整性技术及管理技术标准。管道针孔、位移、腐蚀、断裂、检测、变形、材质缺陷、管道韧性老化、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是什么?)、“树生”理论(贝叶斯理念、因果论)、获全球管道奖。

专家座谈会

撒利明处长(科技部):集团公司科技工作进展情况。十二五科技发展亮点:如低渗透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深层、深水油气资源勘探、页岩油气,V5汽油等。承担国家科技专项25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55项,进一步推动了集团公司整体科技发展。十二五科技总投入1456亿元。

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目标,即核心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技术,其中20项核心配套技术,突出13项颠覆性、跨越式核心技术,18项重大科技试验项目,推广25项成熟、适用技术。这些技术和试验,总体统领集团公司整体科技进步。总科技发展投入1389亿元。

黄革:2017年,集团公司院士、专家座谈会很成功,15位年轻专家做了专题报告(均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国务院津贴专家、国家奖获得者、行业领军人物)。讲的都比较好,对集团公司发展、技术进步、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感谢各位院士、专家对人事部的支持和理解。年轻专家参加座谈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科技部、人事部要做好院士、专家的服务工作。持之以恒推动专家队伍建设。贯彻落实科技强国战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煦园曙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