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该诗句,可能最早成诗于公元七六二年前的唐代某个时间段,距今只少有1255年了。
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他一人手书了盛唐半世风华,真可谓“天下谁人不识君”。

扬州,天下九州之一,地处江苏中部,南临长江,东依大运河,风光秀美、人文荟萃、博大精深。扬州,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即“淮海维扬州”词句。
扬州建城始于春秋时期,距今有2500多年,留下了十分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迹。

扬州名胜古迹众多,最著名的是春秋时代的运河,汉代广陵王的墓,南北朝的古刹大明寺,隋代迷宫、隋炀帝陵,唐城遗址,宋元时期的仙鹤寺、叟西湖等,以及明清时期的楼、台、亭、阁、园林等。

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留下来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脍炙人口的、妇孺皆知的不朽诗句。特别“烟花三月”、“碧空尽”、“天际流”堪称一绝。

李白这首“千古绝唱”、“千古丽句”。平添了扬州这座伟大的历史古城的无限风韵。

古诗里的春天总是最美好的,万物苏醒,春光明媚,什么都是刚刚开始的,什么都是希望满怀的。

扬州的天气,扬州的烟柳,扬州的琼花,扬州的风土人情,都带着浓浓的诗人般春天的气息,尤其令人陶醉。
不过也有人说,扬州是个泛指,指南京某个地方,或扬州代表整个江南等。但是,扬州在古代作为天下九州之一,李白对号入座肯定没有错。加之,扬州在隋唐时期是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李白不可能泛指。
扬州国土面积6591.21平方千米,人口470万人,其中市区128万人,2016年GDP4449亿元。属于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1984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曾考察过江苏,包括扬州、泰州、苏州等,当时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爆炸式增长》,发表在数家刊物上,并产生了影响。
鄙人曾1973年在华东石油学院上学时,首次到过扬州,时隔29年,再到扬州,脑子形不成对比,无从谈什么感受,唯一的感受是二岁半外孙女小辣辣和老伴一起到扬州,深深感受到时光荏苒。
扬州,既有古代文化,又有现代文明。但是,同时没有感受到“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场景。扬州相对于苏州、杭州等城市,还是落后了,很大程度上在于地理不具备区位比较优势。扬州的城市管理水平也不高,明发路一带只是金钱堆积水泥大楼,管理的如此差,令人大跌眼镜。扬州还停留在历史的记忆里。
【注】孟浩然,与李白同时代人,都是仕途困顿之人,可以说彼此惺惺相惜。孟浩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017.4.7日从北京到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