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分行动  七分思考

(2016-09-26 08:40:43)
标签:

文化

三分行动 <wbr> <wbr>七分思考 
三分行动 七分思考

【随笔】目前,有个现象,且较普遍,不是个别现象,即设计保守,安全、质量、环保标准过高、过剩,且系数过大,甚至高于国标、高于国际标准。

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投资和机会成本增大。如果没有其它办法弥补和平衡,如技术进步,劳动效率等,企业将失去的是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失去的是竞争力。

长此以往,包袱越背越重,负重前行,动力就不足,活力就不够,生存就会受到影响,发展也难以为继。作为企业,最后的结局被市场淘汰,作为国家会失去国家竞争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大背景是安全、质量、环保的社会压力。宁可失去比较优势,也不要出问题,更不能出现重大社会事件,或人道主义灾难。反之,谁也担当不起“出问题”的责任。别说一个人,就是一个团体,也担当不起。提倡敢承担,也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拍胸脯、拍脑袋,没有科学依据,行无实之为。

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既不过,又确保不出问题,使设计、安全、质量、环保方面,在企业和社会达成“最佳选择”的共识,一切追究“合理原则”。设计、各类标准,绝不是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也不是不搞,而是“程序”、“能力”、“结果”同等重要,保持平衡,不顾此失彼,要胜算,不少算,不漏算。

所谓“程序”,指设计、各类标准,不人为拔高,或降低;所谓“能力”,量体裁衣,限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既符合标准,又能承受;所谓“结果”,设计、执行标准,确保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才有条件提升技术的非对称优势,不影响竞争力为前提。

成熟的社会,搞什么都不要走极端,即处理这一问题,也要注意问题的另一面。简单的做法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智慧的、聪明的做法是“按下葫芦”,不“浮起瓢”,这才合理的、最佳的上上之策。

凡是智者或领导者,一般是“三分行动,七分思考”。也就是说,领导者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是思考,而不是行动。思考如何“按下葫芦”、不“浮起瓢”?如何做到“最佳选择”?如何平衡等?通盘考虑战略问题,而不是战术问题。

达成“最佳选择”、追求“长远目标”,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一大优势。奥运会、汶川地震、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抗洪救灾,均得到了验证。相信中国社会也会在设计、执行各类标准方面,能得到进一步验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齐鲁调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