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约

(2013-08-01 15:41:28)
标签:

杂谈

简约

简约主义

东坡居人

秦陇

 简约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

     九十年代初,曾提出低渗透油田开发必须“从简、从省、从快,适用新技术”,

探索形成了“单、短、简、小、串”地面工艺技术和模式,具有“简约”的性质。

大约十多年以前,注意到“简约”的概念,甚感兴趣,并有同感。之后,留心有关

“简约”的研究文章,观察有关“简约”的做法,积累对“简约”的认识,收集一些

“简约”的资料,原先想写一篇简约的技术论文,但没有精力,才写成这篇“简约”

          的小文章。目的不教化,而是求得自己内心宁静和自然。

                 大道至简,是指人们常说的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都是极其简单明

        了的,一两话就能说明白道清楚。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简约,汉语词义是“简略、简省”,而简约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时皇太后躬履节俭,事从简约”。后来,其他典籍也有描述,如“质素简约者,贵而显之”,“百度尚繁,宜存简约”等等。如果把简约两字分拆开看,其字意,简:如“竹简。简牍,简策,简札”等。约: 如“拘束,限制,制约或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条款”,即约法、立约等。

    所谓简约,就是删除不必要的过剩的东西。简约实际也是一个过程,如知识简约,就是从知识库或数据库中删除不必要的“知识”。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是指经过深思熟虑后,“思维创新得出的设计和思路的延展”。简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视简约为主义,大多数业界专业分子认为简约,是一种时尚潮流,一种现代版的文化倾向,一种反传统的现代时髦,有些人还认为简约,是一种艺术家理想主义的探索,具有美学定义和哲学概念的当代时尚现象和思想方法。
    为什么人们极力崇尚简约呢?这主要是我们目前这个社会变化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大,而且变化的速度从日级、时级、分级、秒级到“纳米”秒级,是多数常人越来越感到有压力,人类的生理适应能力已经出现超负荷的差距,常人的分类能力(产生基本概念的能力)已经不适应这样的巨大变化。实际上是“信息社会”、“知识大爆炸”、“海量数据”、“大数据时代”造就了简约,特别是冗余的、不必要的“知识”如何简约?提到了人们的行为视野,并大声呼喊出简约主义”,减少、简单、简化、删除,保留有用的部分,成为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
    简约,开始作为一种主流设计风格,最先是出此西方建筑业界,最早兴起于北欧的瑞典,应该说建筑界或建筑行业是最早实践简约的先行者。20世纪80年代,简约被搬上了全世界设计的大舞台。简约主义的前身,有人叫“极减主义”或“减少主义”,坚持“减少、减少、再减少”的艺术创作原则。不过叫“简约主义”比叫“减少主义”较为准确,也比较科学。简约主义的精髓是“人们渴望在视觉冲击中寻求宁静和秩序”,试图“打破旧的设计理念”。所以,简约主义的风格“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以及精神上都是迎合了新的美学价值观”。简约主义,九十年代未,盛行于中国建筑界,特别是居家装修更推崇简约主义,这无疑是中国社会的一种变化和进步。但是,简约主义,不等同于泛简约主义,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简约主义寻求的是科学、自然和美学价值,而泛简约主义则追求的是没有边界的“时尚”。前者有时代意义,后者完全是一种拼凑。
      简约是一种极致的美。比如讲话、做报告、写文章是力求言辞简洁扼要,而且干净,不拖泥带水,言简意赅。这是一种简约化了的文体风格,其最大特点是简洁干,单纯明快,辞少意多,听者愿听,讲者快乐。简约不是简单,也不是简陋肤浅,而是经过大脑周密提炼后形成的“精约简省”,化繁为简,富有言外之意,话外有景,景内有人性。简约不同于简单,简单是“一种失落的精致”,没有边界,是单线条,而简约“却是一种精致的再现”,有边界、有层次,泾渭分明,黑白两色,有科学价值及美学价值,是一种曲线美。过去我说过有一句话,“聪明人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愚蠢人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现在看来至少没有简约更准确,如果改为“聪明人把复杂问题简约化”,就更好了。一句话“简单易,简约难”。
   
简约,是一种学习过程。中国有句名言:“最好学的人是最有希望成功的人”。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说:“好学是一个人显达的关键”。这里的“显达”是指一个人的工作成就,而不是“仕途”上的飞黄腾达。简约,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对于爱好学习的人,简约就是最高级的享受,最高级的“娱乐活动”。一个人如果能“感到自己对各种事物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开始了一种完全不同以往的生活”,说明这个人有寻求新事物的欲望和好奇。寻找”新的事物,关键在于发现,而发现是人世间本来存在的东西,发明是再造,再造也要体现简约的理念。而这个新的事物的发现和再造,就是最好的简约化了学习过程。简约,虽然不是特别常用的词,但简约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句话凡是大多数认为简单、易操作,有美感,而且成本低,就可能是简约化了的东西。简约,重要的在于学习,在于总结,在于观察事物,在于有需求。
     简约,是一种工作方式。 简约工作的目的,就是要突出重点,优化工作对象,有所选择,有所舍弃,即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高效、双赢。进一步讲把工作对象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按“二八效应”原理,突出20%的重点工作,带动80%的次重点和一般工作,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简约工作产生的另一个效果,就是要将传统的工作方法要打破或者修正,揭示隐藏在工作对象背后的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信仰。然后,以简洁的线条描述什么是重点工作?什么是次重点工作?什么是一般工作。同时,还要简约工作环境,为简约工作所要达成的目的服务。在尝试的简约工作的过程中,不必俱怕简约而带来的种种挑战,并力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作的价值观、个性特征,核心业务的提升。具体到每个人也不必惧怕简约工作带来身份、地位的变化,核心是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这种“只问结果的工作方式”,颠覆的是盛行的传统的死板的过时的职业信条,只以成果达成作为业绩评判和考核的标准。基于这种思想,可以自由支配工作时间,自由选择具体的工作地点,不纠缠细节,采用弹性工作制,以代替原有的老制度。一切都由自己相对自由的安排,唯一的标准就是成果。结果可能是:依旧云淡风轻或天高云淡,举止轻松简单,厚积薄发,关注结果,忽略过程,几句话便可定夺一切,绝不能把小事当成大事办,小病当成大病治,害人害己。应该是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创造性的作出贡献。 
     简约,是一种生活态度。如今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是如此巨大,比如“家用电器”,今年和去年就不一样,但还是“家用电器”,甚至从不同的角度看和观察都不一样,不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简约。有人总结了简约生活的72条观念就很有意义。但是,关键词是“简约生活”。定义简约的生活,就是“文明的极致,事物的返璞归真”,一切回归自然。简约生活,还意味着“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追求的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而简单。简约生活,最重要的原则是:定义“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最有价值的事情,其它的统统舍弃或暂缓或删除。简约生活,简化生活,不一定都要循序渐进,只专注对你管用的事,最适合你自己能做的事。避免穷尽一生都想干而干不成、干不好、干不完的事情,人生一世只要干成一、二件事或三、四件事,自己觉得对自己和对社会都重要的事即可。一次只做一件事,是一种秩序,一是一种态度。比如对待时间问题,要审视时间,设计你的时间,列出你的时间清单,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你终极的生活目标上”,该舍则舍,不要“被无穷无尽的任务”所拖累,日程里划去无法达成的事,简少无穷无尽的家务和无聊的没完没了的会议。但是,必须细心的梳理出你需要处理的每一件事,学会拒绝,学会如何拒绝?特别是拒绝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应酬。控制你的社交联系,否则会占用你的全部时间,特别是现代生活没完没了的应酬,同时,要设定你应酬的时间区间,千方百计找出时间独处,然后,必需严格遵守。要使生活简约化,还要限制自己的信息消遣,必要时和网络“断开”。学会释放自己,编辑自己,要有自己简约生活的声明,留精华,多余的扔掉,而且要坚定不移,避免琐之事是你的时间和精力爆炸和被控制被绑架,成为被动时间的人质。还要控制购买欲,避免沦落为物质主义者和消费主义者,尝试摆脱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和狂热,花更少的钱,购买你能使用一段时间的物品,才算是把钱花在刀刃上。“活在当下”、生活条理化、绝对的安静、知足常、凡事打个提前量,寻找内心的简约世界,花一些时间去发现内心的自己,使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同时,还要学会释放压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可以宣泄的方式和地点,蓄意的去生活,留足空余。时时刻刻要经常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简约?
   
 话又说回来,简约,虽然起源于现代派的极减主义,但是,在满足人们需求功能的基础上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简洁,这符合了世界大潮流,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大势。因此,才得到人们的一致推崇。由此可见,简约,就是简单而有品位,简化而有层次,这种品位和层次体现在行为意识上是每一个细小的局部都要深思熟虑,求精而不求多,求少而不求多,关键是达成效果。总之,简约,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时间环境的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潮流。另外,关于知识简约和数据简约问题,现在人人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和被化了的数据库,要从“海量数据”中走出来寻求主动,使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秩序。简约,通常也非常含蓄。但是,当达到一定境界之后,你的工作和生活,一定是线条简约流畅,色彩对比强烈,元素少,易着笔,有美感,有底线,可享受。同时,还能给人带来前卫和个性的展示,不受拘束的感觉,这样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