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新老石油中心与价值取向

(2012-02-19 21:13:26)
标签:

财经

尤金

天然气资源

油气资源

石油工程

石油勘探

油气勘探

文化

杂谈

 

全球新老石油

中心与价值取向

 

    美国能源专家丹尼尔·尤金(Danie Yergin)说:“50多年来,世界石油版图一直以中东地区为中心。这个看似不可逆转的现实不仅促成了美国的能源政策和经济政策,也促成了整个全球的地缘政治和整个经济”。“一个新的世界石油版图轮廓已经出现,其不再以中东为唯一中心,取而代之的是西半球”。

    所谓“西半球”是指北美洲、南美洲的能源生产国,也就是以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巴西和委内瑞拉等新的能源轴线国。而促成这以转变的主要是美国的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气和墨西哥湾深海石油的开采,特别是页岩气、致密油的开采;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的油砂;以及巴西深海“盐下”发现的巨型石油资源;另外墨西哥、委内瑞拉传统石油大国生产s虽有下降,但还保持着重量级生产大国的头衔。

    “西半球供油中心”,虽不能完全取代中东全球供油中心的地位,但是,大大弱化了其地位和政治价值,将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的原油生产面貌和流向,相应也强化了美国应对“石油危机”的能力,使美国依赖中东石油供应肯定远远小于伊拉克战争期间预测的需求量。这一供油中心的形成,使西半球政客和寡头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和自信,大谈“世界石油新版图”、“世界石油新秩序”、“新的能源轴线”等,无凝对全球石油供应增加了变数。同时,也造就了西方控制全球供油的“新秩序”,而这个“新秩序”毫无凝问的镶嵌上了西方价值观的标签,这对全球石油供应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全球经济、政治也将随之产生重大变化,中东的乱局就是这一变化的直接结果。

    丹尼尔·尤金(Danie Yergin)认为,出现这一变化,不是美国“能源政策”、“经济政策”导致的结果,“几乎是偶然的,它不是计划的结果,而是一系列创新和技术突破在西半球协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正如巴西石油公司总裁乔斯·塞尔吉奥·加布雷利说的“技术的突破是纯数学的”。美国中小企业以“小公司决策的方式”和“政府扶持政策”为契机,近30年锲而不舍的技术攻关,先是在煤层气开采取得了突破,后在致密气、致密油开发上取得了突破,随后又在页岩气开采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这些突破不是国际大石油公司取得的而是众多中小公司技术实践的结果,更不是奥巴马“能源独立”口号指引的结果。

    加拿大油砂开采30多年来,一直在技术和开采成本问题上苦苦煎熬,只是近10多年来在工程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加上世界油价的高企,使得加拿大油砂规模化开采成为可能。加拿大油砂炼制成的石油绝大部分输往美国,再没有其它出路,其增产也会大大受影响。加拿大几届政府都想改变这一趋势,把多余的油砂提炼的石油输往太平洋西岸,也就是说输往东方,说具体点的就是输向中国,其产量可以大幅度提升,但是,都受到美国的压力均未实现。如果加拿大人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极大的勇气解决了这一问题,用不了多少年加拿大很可能就是继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五大产油国(尤金预言)。

    巴西开发深海石油,走在了世界前列。他们使用新技术识别隐藏在深海盐丘下的储层,找到了近十多年最大的巨型超大油田,一举改变了巴西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使巴西很快进入新兴国家的行列,并成为“金砖五国”。巴西前三、四十年西方式的民主,并没有给该国带来经济繁荣,而是新世纪石油“黑金”造就了巴西现代的繁荣。实际上,巴西深海石油勘探开发的主体技术并不是巴西人自己的技术,关键的深海钻探技术依靠的是美国技术,美国人在深海石油勘探技术方面几乎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垄断者。当然深海石油钻探超一流的钻井船及相关装备则是全球化的,是中国人为主在新加坡制造的,水下千米以上的机器人就不是美国独立制造的。试想“上世纪70年代,巴西由于确信没有石油资源,开始用甘蔗生产乙醇”。“结果现在证实,巴西拥有大量石油”。

    综上所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西半球基本可以解决自己的能源需求问题,再用不着大量进口中东石油了,至少用量会越来越小。中东石油出路在哪里,亚洲新兴市场。这又引出来了一个问题,中东石油价值对美国来说和发动伊拉克战争初期比较大大降低了,没有那么重要了。石油决定了地缘政治的变化。为此美国人搞乱中东就是理所当然了。中东、西非动荡,都是石油惹的祸。对美国来说,石油对它重要,你不听话,我要打你,价值降低,搞乱你。这是冷战结束后地缘政治最重大的变化,传统大国不会承担波斯湾稳定的责任。新兴国家没有力量承担中东的稳定。

    中国鄂尔多斯盆地,从1907年发现石油,一直处在低效、无效开采的状态,80多年苦苦挣扎,上世纪90年代初,认为低渗透油田开发无效,是浪费资金,甚至说是犯罪,无人投资,还是日本输入出银行,借中日友好之际,还欠战争罪,类似扶贫的方式给中国贷了一笔资金,用于鄂尔多斯盆地安塞特低渗透油田开发,到了1995年安塞油田攻关开发成功,探索出了解放低渗透资源的路子。当初,没有多少人能料想到如今鄂尔多斯盆地仅石油产量达到了3000万吨以上(2011年),实际上,2011年全盆地油气当量已经超过5000万吨以上。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创新、积累了开发非常规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技术,使我国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如果南中国海在自己的主权范围内,能理直气壮的实施石油勘探开发,不受周边国家的干扰,今天,中国石油依赖度就不是56%以上,可能比现在要低的多,而且中国还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深海石油生产大国。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结果是事与愿违,周边小国肆无忌惮的开发,作为崛起的大国则毫无办法,在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的表现的不如一个积弱积贫的小国,中国人的政治容忍换来的是小国勾结从骨子里就不希望中国好的霸权国家,一起围堵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中国丰富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和南中国海石油开发如果走向正规,中国就不可能在能源供给方面,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极小的利润空间在非洲、中东等地区“走出去”开发石油资源。而且随时受这些国家政治变脸的考量,所谓价值观取向的考量。“走出去”并没有错,“走出去”是改革开放的大思路。但是,即使“走出去”也得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石油是黑金,石油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政治的延伸,就是西方霸权和价值观的延伸。中国必须审时度势的解决能源基本自立或者说是缩小石油供给的依赖程度,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