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基础
---老油田二开发的理论基础
中国石油开发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辉煌历程,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中国石油近年来,加大了对老油田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力度。
目前,砂岩油田注水开发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聚合物驱技术世界领先,深层稠油热力开采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低渗透开发配套技术处于世界前沿。辽河、扶余、玉门、克拉玛依等油田在二次开发的初步探索和尝试中,不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而且还积累和集成了一批特色技术,这使得二次开发在理论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虽然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双高”阶段,但“双高”油田对原油产量的贡献仍非常大。目前,中国石油79%的原油产量,仍由“双高”油田生产,其剩余可采储量占总剩余可采储量的73%。生产实践表明,大约50~70%的可采储量要在高含水和特高含水期采出。
采收率可表示为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乘积。目前,中国石油标定的采收率为33.6%,平均驱油效率为56%,平均波及系数为60%。驱油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油水粘度比、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等。通常认为水驱驱油效率变化不大,但近来大量实际资料表明,水驱油效率随着注水倍数的增加而增加。
大港油田检查井东检3井1982年时含水率84%,驱油效率57%,2004年东检5井含水率92%,驱油效率达76%,矿场取心分析证实,驱油效率可达60%~80%。波及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平面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和流度比等。据统计,目前中国石油油田平均波及系数为60%,其中平面波及系数为90%,厚度波及系数仅为67%,通过水平井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波及系数的潜力很大。因此,采收率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空间。
严格意义上讲,油田开发是时间的函数,随着时间的变化,油田开发结果有无数个解,问题的关键是油田开发是个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态的。过去油田开发的主要矛盾是层间矛盾,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层内矛盾,是如何认识层内剩余油分布的规律。另外油田采收率除受油藏地质特点及流体性质影响之外,更与油藏认识程度和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密切相关。
近些年来,随着石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油藏认识的理论和开发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更好的适应油藏的地质特点和油水关系的变化,最大限度有效挖掘老油田潜力,进一步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也就是目前一次、二次采油技术仅能采出原始地质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意味着还有三分之二的原油滞留在地下。如何研究与开发新认识、新理论、新技术进一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也就是说最大限度的获取地下油气资源,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新方向。
(未完待续)
前言
一、二次开发的溯源及背景
二、二次开发的理论基础
三、二次开发是中国油田开发史上的一次革命
四、二次开发就是实践挑战极限的开发基本理念
五、二次开发集中体现了油田开发价值观的重大变化
六、二次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七、二次开发的基本动力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
八、实施二次开发的基础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九、二次开发在辽河等油田取得了初步成功
十、二次开发将从根本上解决老油田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