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溯源

(2008-11-11 17:52:39)
标签:

二次开发

采收率

油田开发

可采储量

中国

 

溯源

--老油田二次开发的溯源及背景

 

    中国石油蒋洁敏总经理2006年10月9日明确提出:要“重视老油田开发和潜力挖掘”。2007年3月11日至6月23日,先后15次讲话和批示,对二次开发从战略高度明确了工作方向,从战术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技术要求和保证措施。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结合油田实际,认真分析了老油田开发现状,科学的研究了老油田二次开发的界定条件、目标设置、技术路线、主要措施及经济效益预测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中国石油“二次开发”规划》大纲,并经管理层审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编制了《新二次采油工作设想》,从理论、技术和国内外实例全面论述了二次开发的可行性、实践性。

    溯源中国石油二次开发,1992年大庆油田实施的规模宏大的“稳油控水”工程,接近二次开发的基本性质。1995年大庆油田实施油田“ 三次加密”工程,据王乃举教授讲,当时曾提出过“二次开发”一词。1996年韩大匡院士在全国油田开发工作会议的发言中,也曾阐述过“深度开发”这一概念,而且有比较系统的论述。

    2003年玉门油田曾明确提出老油田实施“二次开发”的可能性。老君庙油田发现于1939年,已有近70年的开发历史,累计采油2146.6万吨,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89%,标定采收率45.9%,综合含水77%左右,33年基本变化不大,连续36年平均递减仅1.2%,2007年原油产量18.8万吨,预计在现有井网和技术条件下采收率可以达到50%以上。遗憾的是,玉门油田具有二次开发性质的做法,当时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2004年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实施的 “十大开发试验”,其性质是重大科技攻关,目的是解决老油田在“双高”条件下如何提高采收率,未动用难采储量如何有效开发,致密砂岩油气田如何有效开发,稠油高轮次吞吐后如何继续开发等问题。其内涵有“二次开发”的意图,也有“深度开发”的思路,但还是不明确、不系统,未上升到老油田二次开发的高度。

    2005年辽河油田加快实施了重大开发试验并见到了效果,原油产量由降而升,结束了原油产量连续10年递减的历史。2007年生产原油1206.1万吨,比2006年增产4.6万吨,储量替换率1.38,储采平衡系数1.02,一举扭转了自“九五”以来每年递减30-40万吨的被动局面。其次,辽河盆地陆上勘探进入高度成熟期,发现新储量逐年减少,而且品位低下,储采平衡系数低于1,二是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方式下产量递减快,基本没有稳产的基础,采收率仅24.4%;三是老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严重,井网极不完善,地面设施老化,效率低,安全隐患多,正常生产难以维持;四是随着蒸汽驱、SAGD等重大开发试验的实施,水平井技术的推广,其效果逐渐显现。这些做法为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创造了条件,在当时也体现了老油田二次开发的基本思路。

    2006年辽河油田在工作总结汇报中,明确提出辽河油田“二次开发”和“再造一个新辽河”的设想,而且有一套较完整的设想实施方案,其思想认识的基础是源于蒸汽驱、SAGD重大开发试验在辽河油田取得的成功。2006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讨论会,着重研究老油田如何提高采收率问题,有些专家提到了“二次开发”,也提出了“新二次采油技术”的概念。

    2007年3月11日蒋洁敏总经理在新疆油田“上传信息”上批示,明确指出老油田实施“二次开发”的意义和要求,这是中国石油高层领导首次有明确记载的有关“二次开发”的批示。2007年6月10日蒋洁敏总经理又在韩大匡院士的报告上批示,明确提出实施二次开发,并指出“是油田开发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

    2008年在中国石油开发例会上,大庆油田提出聚驱后实施二次开发,并认为是对油田开发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创新。目前,大庆油田有14个聚驱区块进入后续水驱开发阶段,地质储量24800万吨,油水井2361口,综合含水96.3%,采出程度52.8%,挖掘聚驱后潜力是大庆油田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开发。

    美国人提出老油田“焕发青春(Rejuvenation/Revitalization)”,许多油田的采收率将从目前的33%左右提高到60%以上,在一些地质条件适宜的油藏中,采收率甚至可达到80%以上。仅美国加州、俄克拉荷马州、伊利诺斯州等六大地区的评价结果表明,新一代技术将使这六个地区的技术可采储量增加404亿桶。如果将其推广到美国所有的油田,有望使美国的技术可采储量增加1600亿桶。

    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将为美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假设1600亿桶的技术可采储量有1/2转为经济可采储量,油价按40美元/桶,能源贸易收益将增加3.2万亿美元,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将分别增加税收5600亿美元和2800亿美元。

    美国新一代技术尚处在方案设计、数值模拟和资源综合评价阶段。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尚需持续的研发和投入,实际应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考察。中国石油二次开发已经进入“三大三小”现场试验阶段,而且进展良好。

 

(未完待续)

前言

一、二次开发的溯源及背景

二、二次开发的理论基础

三、二次开发是中国油田开发史上的一次革命 

四、二次开发就是实践挑战极限的开发基本理念

五、二次开发集中体现了油田开发价值观的重大变化

六、二次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七、二次开发的基本动力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

八、实施二次开发的基础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九、二次开发在辽河等油田取得了初步成功

十、二次开发将从根本上解决老油田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论二次开发
后一篇:理论基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