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
改国名首都名是件大事。
韩国国民自尊心极强,尤其在民族利益问题上,则表现的更为极端,如自杀、刨腹、断指等。听之使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政治家经常在民族问题上做些文章,韩国去“汉化”是其中的文章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是改首都汉语名,把人们熟知的“汉城”改名为“首尔”。
六十年代朴成熙总统废“汉语”“汉字”改用“韩语”“韩字”。去年卢武铉总统又改首都汉语名。实际上汉语汉字比韩语韩字用的时间长多了,韩国所有历史都用汉语记述的,恐怕有几千年历史了。
当然,改汉语首都名有深层次的政治、历史、民族等原因。听说改名还通报过中国。不过韩国人民有改名的权利。但是语法上犯了个极大的错误。汉语既表音又表意,而且后者表意比前者表音更为重要。
“汉城”名不论是听或是看,音和意一目了然。韩语“首尔”就做不到了,只能表个音,根本不能表达意,不知“首尔”是个什么东西?更不知是个啥意思?
人们可以有多种理解和解释。因为首都新名按韩语语法,不能表意,只能表音。所以麻烦就大了。“首尔”也可以读做“首儿”或“首二”等等。如按汉语字意解释或辞义理解,“首儿”就是大儿子,也就是长子。如果按一个家庭爷爷、爸爸、儿子的辈分排序,儿子就是第三代人。那么韩国首都是谁的儿子?韩国首都的老爸和爷爷又是谁呢?
这样“汉城”改名为“首尔(儿)”就算韩国人主动要求降低辈份了!如果的确不明白的话,自尊性极强的韩国人,那就吃大亏了?
汉语博大精深,谁用是谁的福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