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认识储量
---与油气开发专家、勘探专家商榷
中国石油储量到2006年底总探明167.43亿吨,其中技术可采储量占30.1%,经济可采储量占27.4%,动用率为80%,采收率33.6%,储采比12.5年(均是国家公布的数据)。近年低渗、特低渗储量约占60%,岩性类油藏占50%。
我的观点,任何储量都是宝贵的,所有的储量都是可以动用的,没有不能动用的储量。随着认识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储量标准的市场化,所有储量的动用都已成为可能。
开发的本事,在于对任何储量都有解决的办法,也就是说要千方百计的动用储量。技术的办法能解决的就用技术的办法解决;技术的办法解决不了的就用机制的办法解决;机制的办法解决不了的就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市场的办法解决不了的就用政策的办法解决。其中技术的办法尤其重要。例如三塘湖、苏里格、须家河、0.3毫达西、扶杨油层、深层稠油等储量都有可能全部动用。
不要嫌弃未动用的储量,也不能忽视未动用储量的作用。正是因为有这部分储量,每年的油田产能建设才有挑选的余地。否则就谈不上优化,更谈不上相对挑肥拣瘦。这部分储量是好事,不是问题。
客观认识储量的品质。现在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勘探的对象和提交的储量都有可能是大面积低渗透和特低渗透的储量。要承认这个客观现实,要有应对多井低产的办法。
勘探大发现增加新储量,开发重大试验、实施二次开发大幅度提高采收率。这样中国石油上游业务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石油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要认识到矿权类似土地,储量就是粮食的观念。我们始终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最大限度的占有资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文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