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和小李子约在建国门地铁见面。我从东四十条出发、他从安定门出发。
换乘的时候,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突然觉得后面有一人眼熟,瞥了一眼,好像真是熟人。再看了一眼,哎,这不就是小李子吗?
“你谁啊!干吗跟在我后面!”我哭笑不得。
“大姐,我在东四十条就跟着你了。您老在第一节车厢吧!我就在你后面。碰碰你,没反应;戳戳你,没反应。动了动你的大包,哎,有反映了。可是人看了一眼包又扭过头去了!您说您怎么就认不出我来呢!你说骚扰你你都发现不了!你说你怎么这么迟钝啊!……”
他乐得要死,我气得要命。知道我反应迟钝,成天迷迷瞪瞪不在状态,还这么招惹我!
(看完这篇文章,希望大家都在评论里说说自己犯的迷糊事,让我寻求点平衡吧!)
你是都市迷糊症患者吗?
可能是因为现代生活过于忙碌,再加上脑容量有限,记得这个、便忘了那个。我身边患了迷糊症的朋友越来越多。轻则丢三落四、加上不辨东南西北。重则迷糊到个人品格。
筑小钱,三十来岁的文艺女青年,是我一直以来的榜样。什么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她贯彻地相当之好。不过,她是迷糊症的重度患者。比如说,从来搞不清楚什么天气穿什么样的衣服;怕搞丢自己、从来只在西边活动;还有,认人不准。用她的话说:我觉得特好特老实的,最后抛妻弃子,走上不归路;我特看不上眼的,后来事业爱情成就辉煌。我觉得挺美的,大家嗤之以鼻,大家觉得特贼的,我觉得特善良。
就是这样,我身边充斥着一群不靠谱的迷糊人类。时不时的,就会听到谁又迷了路了,要去北五环,结果迷迷瞪瞪开着车从南五环绕了一大圈;谁取了钱,把卡落在取款机里,扭头就走;谁请朋友吃饭,大家都上桌了,才发现电饭锅没按煮饭键;谁配了隐形眼镜,清洗的时候,镜片直接就和药水一起倒了出去,两个月丢了三副;至于把沐浴露当成洗发水、把牙膏当成洗面奶之类,更是见怪不怪……
我时常听着各位的逸闻趣事,嘴上嘲笑着,心里那个舒坦,就别提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他们加在一起的总和,就是我啊!
说说经典的银行卡事件。有一次和我妈逛商场,结帐的时候小姐说卡里余额不足。明明有钱的啊,到哪里去了?满腹狐疑拿过来,惊呼,怎么会是工行卡,我建行的卡呢?当下就把包翻了个底朝天,未果。幸好带了工资卡,没怎么丢脸。
回家后没顾上换鞋就把所有的包翻了个底朝天,大的、小的、斜挎的、单肩的、手提的,均未果。妈妈说别找了,挂失吧!我直翻白眼:“不知道卡号怎么挂!”
打电话给小李子。“哎,你知道我建行的卡号吗?我把卡丢了,要挂失。”
“多少钱?”
“不知道。(我从来搞不清楚卡里有多少钱,消费了多少。)乱七八糟的稿费,最近没查过。前段时间我不是给你说过卡号吗?发在MSN上,有记录吗?”
“我不知道啊!你给我的是工行的啊!哎,你啥时候有建行的卡?”
“我没有吗?啊!那没事了。哦哦,我想起来了。上次我买化妆品全花了。”
算是虚惊一场,我俩开始聊别的。我妈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不断摇头,“他真是个可怜的孩子,肯定都适应了!心理素质真强!”
仔细想想,我干的这种迷糊事真是车载斗量。小时候当学习委员,收资料的钱从来没数清楚过。都是带回家让爸妈数,每次都得搭钱;晚上打车回家,让师傅把车停在了旁边小区。走进去半天找不到自家大门,以为遇上了鬼打墙;在家呼呼大睡,钥匙挂在门外一整夜。从来搞不清楚多少公里、多少千米是多远,只说得清楚打车需要10块、20块……
常常丢三落四,时常耽误事,自己都嫌弃自己了。找了个小本子,打算弄个备忘录。可倒好,没过几天,小本子丢了!
跟我妈诉苦,她被我折磨得无计可施,从外面买回来一大包卤煮鸡心。“亲爱的孩子,吃点吧!吃什么补什么,吃了就不缺心眼了!”
我劝慰她,也劝慰我。“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所谓的哲人伟人巨人,无非是做到了‘大事不糊涂’。何况我!您没听人说吗?难得迷糊,可比难得糊涂境界高多了。难得糊涂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得靠装。难得迷糊可是真迷糊!一个是假装看不见、却因为内心剧烈斗争而痛苦;另一个却是傻人有傻福……”
我絮絮叨叨半天,她干脆利落道:“大事不糊涂?人这一辈子大事才有几件?快吃你的鸡心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