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二三事

分类: 器物学 |
投资讲求时机,识货需要眼力。
百度“拓片”:是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
从“拓”的造字来看,以手敷石,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法。
其实,用材也并非一定墨汁,“朱砂拓”就是用朱砂+鸡蛋清调和,非但呈现的效果与墨拓迥异,而且据说还有趋吉避凶之功效!
百度上所言之“拓片种类”,乃是根据制拓对象进行的分类。
若从制拓技法本身而言,除了常规所见。传统还有蝉翼拓、乌金拓、全形拓等。
所谓“蝉翼拓”,是可以把刻画极其细密处,比如玉器上的游丝毛雕,都能完整的展现出来。
所谓“乌金拓”,是针对圆雕或高浮雕作品,可以把隆起部位的“高光效果”表现出来。
所谓“全形拓”,是用拓画合一的方法,把器物的立体形象表现出来,以青铜器居多。
传统技法对纸张、用材、技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乃至有一些秘而不宣的配方。随着很多老艺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相继离世,传统技法已失传殆尽了。今日之“非遗”,得其形而亡其神!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2006年,小涛曾陪张忠培先生参观某高校所藏清代拓片,大开眼界,至今难以忘怀。
考古学,古称“金石学”,研究这门学问,离不开——拓片。
雕版印刷、印章,乃至书法中的“碑学”,也都与制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即便是在当今有高清照片的情况下,拓片的作用和展示效果仍不可小觑。
2011年,小涛在柬埔寨国家博物馆看到了吴哥窟的拓片。与中国的宣纸相比,其所使用的纸张(确切地说更接近牛皮纸)硬且厚,柔韧性很差。用的也不是墨汁,而是炭块。将纸敷在石雕的表面,然后来回摩擦。
此法,颇类似于把A4纸敷在硬币上,然后用铅笔制拓。
关于拓片,网上还有更多精彩的内容,点到为止。
后一篇:风轻云淡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