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周一逆转之后,近三天的走势都非常平稳,拿下九月以来的反弹高点3123已经是再大家的预期之中,然三连阳稳步推进,个股充分表现构成了热闹的场面。如果按照通道测算,通道上轨大约在3180点一线,如果延续3478点以来的0.618的位置则在3169点,可以预计前期新高并不存在太多阻力,真正的压力在3180到3200点一带,股指遇到这个点位才会产生较大的震荡。
盘中的热点很多,我们点到为止:巴菲特带动的铁路运输股、新能源扩散到智能电网、温总理讲话刺激科技股活跃、医药股树立新龙头白云山四连板取代海王生物等等。昨日我们要求近期的策略是再补涨股中寻找相应的热点和题材股。而一家机构的研究观点也佐证了我们的思维:自8月调整以来,投资者普遍感觉趋势难于把握,热点切换太快,研究很难做。那为什么会有如此感觉呢?抛开市场的震荡不说,我们认为市场正在变得更加有效,这样机会更难补做。效率提高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信息传递更透明,二是外生变量难于预测,三是投资者变得更聪明。从明星炒股到外盘的剧烈波动,股指走向和预期总有些出入完全可以佐证投资者越来越精明了,在博弈的场所越来越难混了,那只有变得傻一点了,埋伏在里面等待市场机会则更为有效。这样就要求加大对于规律性的研究,让投资更简单。
今天我们谈谈深强沪弱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有人说沪市也不弱啊,但看看深证市场的中小板指数,看看近期深市的成交量,或者深市涨停的数量,这个结论还是对的。近期有条消息应该引起重视,深交易又推出了一大批指数,要打造深市的300指数,指数多了,将来的产品就更为丰富。而深市的发展现在基本可以用三块来总结,一是综合指数下的老股票,二是过渡期设立的中小企业版,三是近期成立的创业板。成长和创新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特色,将来高科技公司以及前沿性的公司不断加盟,深市的活力则更大一些。而从沪市未来之路也许是国际化,因此,对于指数我们要综合来看,长期习惯看沪指和深成指,但结构指数里面还是存在较多分化。
新高之后,市场机会依然较多,从补涨的角度看农业股近期资金介入的较为明显,由于CPI在本月转正是大概率事件,横盘一年的农业股或许将迎来年底的行情,不妨重点留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