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红周一有些意外,也有些欣喜,沪指早盘跌的可有点害怕,三连阴加上技术破位让人感觉不踏实,直到尾盘收回30日均线才出了一口气。其实,沪指由于指标股的拖累显得相对疲惫,如果看看深成指,看看中小板指数,那自然感觉行情还没有结束。
从K线组合看从今年的5500点下来之后,几乎是“天无三日晴”,也就是股指连续涨升很难超过三天,一般一两天就开始调整或收阴线或者收阴十字星。但是在11月12日到11月17日股指连续涨升了四天,这或许就是打破规律的组合。虽然还没有变天,但还是值得期待。所以在这之后我们是否可以把“天无三日晴”改为“天无三日阴”,今天股指是降息后下跌的第三天,股指顽强收回也印证了这波行情的不寻常。由于以保险和基金为代表的“主流资金”对后市持谨慎态度,因此对股市的参与程度较低,这决定了本轮反弹行情以局部热点轮动的形势展开,领涨个股也多半是低价的中小盘股,因此大盘的反弹空间和力度都非常有限。但是,个股的机会确是牛气冲天。
从前期太行水泥的九个板打开基建为主流的个股大面积炒作,如今行情不但没有退却,反而因为中路股份的再次九个板而出现激活,中路股份的大涨有些琢磨不透,或许在12月中的大小非解禁中会找到答案,但是这个上海小盘股的大涨激活了上海本地股的崛起,上海本地本来就云集了非常多的上市公司,这把火接力的非常恰到好处。从今日多数涨停的个股和板块分析行情的主流又回到了题材和概念股身上,虽然从长期看这些个股不具备投资价值,但短期的资金涌入和赚钱效应还是维系了市场的人气,这和主流机构的不作为形成明显的对比。
我们来分析两股力量对于行情的演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一方面是追求短线利益的游资和私募,赚了就跑和做年底的吃饭行情是主要工作,上周管理层用黄光欲事件和对北京首放的天价罚单给市场一定的震撼,游资谨慎操作效果明显。但是主流基金却利用大幅降息再次大举出货造成行情连续回落,主流机构的盈利模式在今年的大跌中逐步迷失,他们船大难掉头是客观事实,但在面对大小非面前,却有些边缘化的感觉。而12月开始股市才正式进入大小非解禁的高潮期。12月有233.1亿股限售股解禁,市值1794.85亿元;2009年则有6852.45亿股限售股将陆续出笼,解禁数量是2008年4.23倍,解禁市值高达33934.78亿元;2010年解禁股数量为3576.85亿股,虽然数量上比2009年减少了近一半,但解禁市值却增加到了36063.76亿元。长期看限售股的问题不合理解决,主流机构也爱莫能助。
因此,短期行情还将维持震荡,但对于多头而言11月10日的阳线不能有失,这是最后的防线,至于还能够热闹多久,还要看题材股表演尽性到什么时候。指望主流机构接力第二棒暂不现实,目前还是放在短线题材股上,如上海本地、家电下乡已经中小板等个股。但还是要提醒主流机构一下,如果砸的太猛,参与主体都不玩了,那行情就难办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