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
抓“鼹鼠”更要严惩“内鬼”
7月9日,澳大利亚力拓公司驻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胡士泰、办事处人员刘才魁等四人,被中国国家安全机关“带走”了。随即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发表通报解释原因:在中外进出口铁矿石谈判期间,胡士泰等人采取不正当手段,通过拉拢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刺探窃取了中国国家秘密,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铁矿石谈判,在国家利益攸关之际。中国政府能迅速出击,抓住在国内窃取中国钢铁重大经济数据的“鼹鼠”,并给以严惩,对净化铁矿石市场,对严厉打击铁矿石企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谈判主动,建立公平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保卫国家经济安全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可以肯定,胡士泰“鼹鼠”事件不仅仅是中国铁矿石行业的缩影,而且是整个国家经济行业的一个缩影。中国企业对外谈判,无论是铁矿石谈判,资本市场等各个行业的谈判,中国的谈判总是以溢价收购,亏损回购为结果。中国企业在国际谈判中,总是以败阵和损失大量国家财富为终。中国企业的谈判的弱势,以胡士泰为代表的鼹鼠功不可没。
其实在国际市场上,经济间谍比比皆是。日本战后三十年的发展,就是伴随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经济间谍战。中国走上国际谈判,也不能幸免。抓鼹鼠,保证市场公平和国家经济安全应该伴随着整个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每一步。打击鼹鼠胡士泰仅仅是个开端。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胡士泰能在在中国钢铁企业中窃取秘密中得游刃有余。为一己私欲,出卖国家利益的“内鬼”大有人在。这些内鬼身居相关政府机构要职、身处企业内部管理高层,对企业秘密和行业秘密了如指掌,他们的反水,使得企业机密和行业秘密尽数让对手掌握,将使得企业在谈判过程中时刻处于被动地位。“内鬼”比“鼹鼠”更加可恶。
对于钢企来说,原料库存的周转天数、进口矿的平均成本、吨钢单位毛利、生铁的单位消耗等财务数据,属于钢铁企业机密信息,不得随便外传;此外,一个钢铁企业的生产安排、炼钢配比、采购计划等,也属于企业内部资料。如果力拓掌握大部分钢企的财务数据和生产安排进度,那么,在铁矿石谈判中将很轻易掌握中方的谈判底线。而谈判时,双方公开的价格要求,往往比实际成本要高。以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矿业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谭以新这样的“内鬼”,严重危害了中国钢企利益,使得中钢协在对矿商谈判过程显得十分被动。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这样的“内鬼”甚至用叛国罪来定性,也不为过。
可惜的是,中国政府在对待“内鬼”的抓获,惩罚和曝光之上,显得太过于仁慈了,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内鬼背后有太多的靠山。此次上海国安部抓获鼹鼠,高调曝光。这是一个进步。而在对待内鬼上,却闪烁其词,言语不详。要深层次解决鼹鼠问题,严惩内鬼更加重要。
只打击“鼹鼠”,而不严惩“内鬼”,不完善相关的惩罚制度和法律制度。在铁矿石谈判或者中国企业和国际公司谈判过程中,胡士泰事件不会停止,只会愈演愈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