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小心宅基地换房的陷阱
消息称北京有人在打宅基地的注意,有人建议用农村闲置的宅基地换房。让农村宅基地进入市场,实现有效的流转。话虽不错,毕竟农村闲置宅基地最终要走向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但理却很糙。
宅基地换房,北京不是首创。其实天津市在2005年就在做这样的尝试了。从二00五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市围绕破解土地和资金双重约束的难题,推出以“宅基地换房”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办法,并在“十二镇五村”开展试点,涉及津郊近十八万农民。至二00八年末,将有十万农民告别乡间老屋,住上有产权的商品房,过上进工厂上班拿工资、有社保医保的“城里人”生活。
实现宅基地流转,进行市场化运作,关键是看谁在主导?谁从中收益?天津宅基地换房,是政府主导的土地市场化过程。政府通过土地市场拍卖,得到资金,资金用来实现公共设施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农村得到了自己的住宅,实现了做城里人的梦想。
看起来一切很美,毕竟比土地直接被政府征收,然后拍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把房子高价卖给农民的霸道模式更人道。但是实质上农民失去了土地使用权,农民失去了对宅基地的最终支配和市场流转能力。
不是农民本身主导宅基地换房的措施,一切美丽的谎言都是以农村失去利益为代价;不是农民本身主导宅基地市场自由流转,宅基地换房就是一个美丽的陷阱。这是无数次受到高房价的盘剥之后刻骨铭心的教训。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日益完善成熟和《物权法》的日益迫近,在法律上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期间的使用权,农民在法律范围内实现土地自由流转,实现市场化,为自身实现财产权利的最大化。受法律的保障。
说到底,宅基地换房如果是政府带着救市的面具,打着城镇化的幌子主导下进行,这将严重侵犯农民利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陷阱。如果是农民在承包土地价值评估科学评估基础上,实现宅基地进行市场,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对于农民来说,无论是亏是盈,风险自担,是个好消息。
北京拟进行宅基地换房试点,在宅基地流失的同时,农民的部分财产权也会流失。虽然农民可能光鲜亮丽成了“城里人”,却不知前面是个巨大的陷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