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不要耻笑西方风俗鄙陋,中国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双手也是万能的。吕氏注曰:“不泽手者,古之饭者以手,与人共饭,摩手而有汗泽,人将恶之而难言。”饭前把手洗洗擦擦也就是了。樊哙把一块生猪肘子放在铁盾上拔剑而啖之,那是鸿门宴上的精彩节目,在水泊梁山,好汉们都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用砍完人头的手再去用筷子夹肉,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的吃相也就很可观了。中国人不愿意在餐桌上挥刀舞叉,吃饭工具是筷子。细细的两根竹筷,拿在手上,运动自如,能戳、能挟、能撮、能扒,神乎其技。不过至今也还有用手进食的地方,像在兰州或新疆,“抓饭”“抓肉”都是很驰名的。我们即使运用筷子,也不能不有相当的约束,若是频频挟取如金鸡乱点头,或挑肥捡瘦的在盘碗里翻翻弄弄如拨草寻蛇,就不雅观。
外国的餐前祈祷,兰姆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家长在那里低头闭眼口中念念有词,孩子们很少不在那里做鬼脸的。中国极少宗教观念,小孩不敢在碗里留下饭粒,是怕长大了娶麻子媳妇。喝汤而不准吮吸出声是西方规矩,我想这规矩不算太苛刻,因为西方的汤盆很浅,好像都是狐狸请鹭鸶吃饭时所使用的器皿,一盆汤端到桌上不可能是烫嘴热的,慢一点灌进嘴里去就可以不至于出声。若是喝一口我们的口蘑锅巴汤而不出一点声音,这就强人所难了。
餐桌的礼仪要重视,不要太重视。西方人吃饭不但要席正,而且挺直腰板,把食物送到嘴边。中国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维持那种姿式便不容易。我见过一位女士,她的嘴并不比一般人小多少,但是她喝汤的时候真能把上下唇撮成一颗樱桃那样大,然后以匙尖触到口边徐徐吮饮之。这和把整个调羹送到嘴里面去的人比较起来,又过于矫枉过正了。吃饭贵适意,在环境许可的时候不妨稍为放肆一点。吃饭而能充分享受,没有什么太多礼法的约束,细嚼烂咽,或风卷残云,均无不可,吃的时候怡然自得,吃完之后抹抹嘴鼓腹而游,像这样的乐事并不常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