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  贵在适意

(2008-02-07 12:05:31)
标签:

情感

 

                     吃贵在适意


    餐桌礼仪,中西自古都有一套。西方人餐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除了小姐太太们先要全身上下修葺一番,大家都在脖子上套个大“围巾”,还要在进食时,刀刀叉叉保持绝对安静而不能有所指。中国人自古有“寝不言,饭不语”之说,所谓“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食”都是对于在桌面上进膳的人而言,啮骨应该是桌底下另外一种动物所做的事。

 

    现在人用手取食,世人皆恶之而掩鼻,是谓不雅。但用手取食古已有之。罗马皇帝尼禄大宴群臣,左手从一只硕大无比的烤鹅身上扯下一条大腿,右手手举着鼓槌,歪着脖子啃而食之,那副贪婪无厌的饕餮相我们可于想象中得之。罗马的光荣不过尔尔,下面的人就不必论了。欧洲中古时代,餐桌上的刀叉是奢侈品,到十五世纪还不被普遍使用,有些人自备刀叉随身携带,这种作风一直延至十八世纪还偶尔可见。以前在这个酷嗜通心粉的国度里,市街道旁随处都有贩卖通心粉的摊子,食客都是伸出右手像是五股钢叉一般把粉条一卷就送到口里,干净俐落。


  不要耻笑西方风俗鄙陋,中国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双手也是万能的。吕氏注曰:“不泽手者,古之饭者以手,与人共饭,摩手而有汗泽,人将恶之而难言。”饭前把手洗洗擦擦也就是了。樊哙把一块生猪肘子放在铁盾上拔剑而啖之,那是鸿门宴上的精彩节目,在水泊梁山,好汉们都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用砍完人头的手再去用筷子夹肉,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的吃相也就很可观了。中国人不愿意在餐桌上挥刀舞叉,吃饭工具是筷子。细细的两根竹筷,拿在手上,运动自如,能戳、能挟、能撮、能扒,神乎其技。不过至今也还有用手进食的地方,像在兰州或新疆,“抓饭”“抓肉”都是很驰名的。我们即使运用筷子,也不能不有相当的约束,若是频频挟取如金鸡乱点头,或挑肥捡瘦的在盘碗里翻翻弄弄如拨草寻蛇,就不雅观。


  外国的餐前祈祷,兰姆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家长在那里低头闭眼口中念念有词,孩子们很少不在那里做鬼脸的。中国极少宗教观念,小孩不敢在碗里留下饭粒,是怕长大了娶麻子媳妇。喝汤而不准吮吸出声是西方规矩,我想这规矩不算太苛刻,因为西方的汤盆很浅,好像都是狐狸请鹭鸶吃饭时所使用的器皿,一盆汤端到桌上不可能是烫嘴热的,慢一点灌进嘴里去就可以不至于出声。若是喝一口我们的口蘑锅巴汤而不出一点声音,这就强人所难了。


  餐桌的礼仪要重视,不要太重视。西方人吃饭不但要席正,而且挺直腰板,把食物送到嘴边。中国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维持那种姿式便不容易。我见过一位女士,她的嘴并不比一般人小多少,但是她喝汤的时候真能把上下唇撮成一颗樱桃那样大,然后以匙尖触到口边徐徐吮饮之。这和把整个调羹送到嘴里面去的人比较起来,又过于矫枉过正了。吃饭贵适意,在环境许可的时候不妨稍为放肆一点。吃饭而能充分享受,没有什么太多礼法的约束,细嚼烂咽,或风卷残云,均无不可,吃的时候怡然自得,吃完之后抹抹嘴鼓腹而游,像这样的乐事并不常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