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光年 · 惜春记》——风之子

(2012-02-15 11:36:08)
标签:

施施然

诗歌

惜春记

风之子

诗评

文化

分类: 关于施施然诗歌的评论

《光年·惜春记》

文/施施然
 

细雨中鸣叫的黄鹂,掉头向
五里外的长亭飞去。新绿剪开的湖堤上
桃枝颤了几颤。它将在下一个月
生养一万个豆蔻少女,红,就要轰轰烈烈
小尼姑端坐古刹。青灯如眼神,忽闪忽闪
但腰肢柔软,堪比去年
作为一个久离房中术的人,你扬起
春风的手臂,像要安抚二月崩溃的冰雪
又像发起新一轮求欢


   赏读】:施施然诗中“诗画”的意境美,在这首诗中有着完美的呈现;其艺术气质才是成就施施然诗意写作的关键;诗中呈现出“轻灵俊秀、凝炼精致、飘逸洒脱、柔媚迫人”的智灵性倾向。
施施然的这首小令,观赏着读着是一种享受,一幅画,美,至极、情,至深;几天来泡在网上读网络诗歌,像猫一样在浩瀚中搜寻那一汪心头的甘露,思绪却老是抛锚,带着“诗歌如何表现意境”的问题而故作沉思状;当读到《光年·惜春记》时不觉眼前一亮,
 

“细雨中鸣叫的黄鹂,掉头向
五里外的长亭飞去。新绿剪开的湖堤上
桃枝颤了几颤。它将在下一个月”
 

    “细雨中鸣叫的黄鹂,掉头向  五里外的长亭飞去。”,画面出现了,黄鹂鸟在雨中穿行,鸣叫着像是对天诉说春天就要来临,突然,掉转头飞走,这中断的意念,在黄鹂鸟掉头的一瞬间,把读者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了,问:干嘛掉转头,要飞向哪里?哦,原来鸟儿飞向“新绿剪开的湖堤”,微微花香,黄鹂五里外都闻到了。想象的跨度形成的诗歌中的“张力”凸显出施施然观察与扑捉细微的生活经验。这种经验是经过艺术化的,是想象在优雅中呈现,我仿佛看见了由五里外的黄鹂鸟与长亭间形成“弧线”,思维的跳跃,鸟落在枝头上压弯树梢形成弯弓的形象,生机盎然。"动感"弥漫整个画面,画面活了。
 

“它将在下一个月
生养一万个豆蔻少女,红,就要轰轰烈烈
小尼姑端坐古刹。青灯如眼神儿,忽闪忽闪
但腰肢柔软,堪比去年”
 

    黄鹂鸟辛苦衔来的种子,它将在下一个月/生养一万个豆蔻少女,经冬雪压弯的桃枝即将开满花朵,桃花千树万树花开的景象,就像是粉红的少女涌上枝头,翩翩起舞;仅仅只要30天就哺育出“一万个豆蔻少女”,想象之奇特可窥一般。施施然刻画的这一幅生动彩墨画,令秋、冬、夏三季汗颜;仅有“绿”还远远不够,还有轰轰烈烈的“红”,施施然在这里有意识地省略了定指,就如国画中的留白,适当的省略,給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顾城的那首《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即是如此,运用汉语文字的精湛与透视生命的张力显现出极大的魅力。施施然心领神会,将无论是西文的A、还是汉字的B,托着一块块由光年以外的距离得来的花岗岩,柔光中透着坚毅,一边走在民国的街道上,一边在以光年的速度铸造砌筑心中的“金字塔”。
青灯如眼神,一切尽收诗人眼底,在花岗岩的折光中,露出“小尼姑端坐古刹”似的神情,一脸的坏笑!
 

作为一个久离房中术的人,你扬起
春风的手臂,像要安抚二月崩溃的冰雪
又像发起新一轮求欢
 

    如果说前三句描物、中间三句写情的话,那么后三句就是渴望;渴望新的生活、新的生命。我在施施然《光年·惜春记》中留言:“妙在向、上两个字引起的挑逗,为新一轮求欢做铺垫”。优美的诗歌节与节之间、句子与句子间,似断非断,若即若离的如恋人般的亲昵,就像赵本山的小品,笑弯了腰,然后再体味个中滋味。”
一个“惜”字,更将这一幕话剧推向高潮,惆怅、悠然直至飞天。(文/风之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