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踩着风拾级而来的民国女子——读施施然诗歌记

(2012-01-17 18:23:11)
标签:

施施然

诗集

诗人亚男

成都

民国街道

文化

分类: 关于施施然诗歌的评论

踩着风拾级而来的民国女子

——读施施然诗歌记

亚男

 

我常常走在民国的街道上,步履轻盈
  而优雅。当当作响的电车,从默片里开出来
  灰色长衫和月白旗袍礼让着上下
  
  不远处的钟楼,是夕阳中的诗人。一群

  洁白的鸽子,把闪亮的诗行写在彩虹的脸上
  
  两条有风骨的弧线,向身着灰装的

  不老建筑的文艺复兴里延伸。那里有我们
  窗明几净的家,和一双晶莹的儿女……
  
  就像插上了时间的翅膀,我常常就这样

  走在民国的街道上,步履轻盈而优雅。四月天的
  花香很近,没有愤世嫉俗,只有儿女情长


            ——摘自《走在民国的街道上》之《我常常走在民国的街道上

 

当我读到这些,长衫,旗袍,钟楼等词语,误以为自己误入了民国,远远的看见一个女子走来。这是诗人施施然在诗歌《我常常走在民国的街道上》描绘的场景。动和静中都有强烈的民国风范。在当下诗歌词语艰涩的状况下,施施然却一种婉约的笔调,将读者带到一种已经远去了的情调之中,以简洁,明朗的文字,尽管描写中的人物,是身着“灰装”,但有“不老建筑”,有“文艺复兴”的延伸,这里有“我们”,和“窗明几净”和一双“儿女”。这是何其安详的一个国度。生活褪下艰涩和灰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花香很近,没有愤世嫉俗,只有儿女情长”。

对很多人来说,民国是什么样子的,那些人会做一些什么事,思考些什么?都是一个疑问。但施施然营造了极具浪漫的情调。试读《预谋一场两千年后的私奔》:

 

想你之前,我要点一炉香
  你可以管它叫沉香屑,或者熏衣草
  紫色香雾是你延伸来的藤蔓。我的
  思念,是藤蔓里盛开的百合
  
  古时候的书生,沐浴熏香后读书

  而今的我,在香气氤氲里想你
  
  不要以为,我只会像崔莺莺焚香许愿

  我身上流淌的,其实是林道静的血液
  红色棉布格裙就是凡士林布学生装的承袭
  一起承袭的还有她的精神,比如此时
  在香气缭绕里,预谋一场两千年后的私奔

 

我们就会沉浸在诗人,点一炉香,在紫色香雾里,自己像百合一样盛开。是的,有古时候的书生,沐浴熏香后读书。预示这是一场多么惊心动魄的爱情。是的,“而今的我,在香气氤氲里想你”。到最后,点明主题,这是一场两千年后的私奔。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女子,要预谋一场私奔,其实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关键的是,这件事情的浪漫几乎深入到了女子的骨子里。诗人在诗歌的营造氛围上,首先以色彩的鲜明,“红色棉布格裙”和“学生装”承袭了一种精神状态。所以这场私奔是无比的刻骨,也是浪漫的。

诗歌选择的意象和手法都很普通,但到达的效果却是前所未有的。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也是诗人所具备的。

施施然是学习美术的,她在她的诗歌中,充满的展示了她的美术才能。

之后,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诗歌》2011年第3卷,头条读到施施然的《踩着风拾级而上》,有了一种英雄气概,贯穿而来。

 

你大概还打马在路上

我替你持家,修葺草地,剪开

窗棂上的光亮。你平天下

 

            ——摘自《在归园》

 

何等英雄豪迈。一个女子以平静的文字抵达读者内心。让读者忘却女子的柔弱。接下来,诗人又是何等的柔情,“包藏反骨、花朵 / 和词语的暗器 /把封建主义的小脚、小妾、小情调 /固定在波浪形的祭坛里”。很多东西都在心里是不能平定的。由此诗人的性灵在这里显现。我在《贺兰山没有迟暮》读到诗人施施然语言的坦然和豪气。“这回我要郑重地写到马,如同 / 写到疾风和闪电 / 以及冷兵器——穿梭在历史的沿途 / 我的姿势一直向上……西风/ 在两肋间冲撞。请允许我 / 以酒取暖,在这枣红色的马背上”。冷兵器,西风,马,落雪,潜入,嘶杀,乌云,黑血,燃烧等这些意象,展示诗人在这个时代所不能遇到的英雄就在她的内心。

翻开施施然的诗集《柿子树》,一本几乎省略了装点的诗集,只有柿子树三个字长出了叶子。树是绿色的,叶子是绿色的。施施然,这个生活在燕赵大地的女子,以一身古典的旗袍,站在书页中的插页里,淡淡的笑,脉脉含情的注视这个世界。

我读到了她的《貂蝉在枝头》:

 

至今还无人能演绎你

那些开启过秘密的月华被阻隔,还有

围绕你唇色而起的杀戮

如何还原关于你的意象,在你将身影沉寂

为一首诗?而衣袂仍沙沙作响的夜晚

别再相信,屏幕上

那美人的假笑——空洞的眼神

早已将实情泄露。你看月色,怀抱一白骨

肤质均匀,香魂直追桃花深处——

在那里,我的爱人可好?

本逢于汉室衰微,身姿俏美,也不过

是权力的春药。我焚香,拜月,抚琴,研习面相

精于在一碗清水里揣摩风暴的方向

春风如此之浅,浅得可以照见

世上的虚无。当雷声

和冰层重复着断裂,而剑气

依然在清晨的凤仪亭里初发,这多像

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如果

生命就是一次盛放,我愿意拼尽所有气力

尖锐地开,开啊,让众多芬芳汹涌而去

淹没风雨。再让体内的漩涡

吞去线索,只留下,一个名字

挂在枝头,像一面嫣红的旗帜,飘……

 

貂蝉,是沉鱼落雁之美,还是闭花羞月之美,在历史上没有一笔定论。但我读到时,心灵为此一震。这个女子了得,将貂蝉之美,尖锐地展开了。我无比的推崇:“是权力的春药。我焚香,拜月,抚琴,研习面相”。我知道了施施然的美丽不仅仅在外表,而且她的内心也是美丽的。

 

我的第一声啼哭,应是姓氏的河

流经一条秘密隧道的出口。我相信那一刹那

是最初和最古老的我,未经修茸的生态史

是祖先的一声叹喟

或同情,与此相仿,是后来

第一次未及淋湿的爱情。那些

 

穿越操场最先抵达的阳光,以及

秋千架下通向未知的

散发着樱花香的清幽小径

 

         ——摘自《踩着风拾级而上》

 

沿着诗人细腻的情感,一步一步抵达,那芬芳的小径,散发一些清幽。依然很古典的走来。不管这些场景有着戏剧性的效果,还是艾略特的象征主义和庞德的意象派,我都很是欣喜的看到中国诗歌的似乎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美。那么我再来读她的《我会永久占领你的心》。这是一首很多女子都怀想的爱情诗。这首爱情诗,一反许多爱情诗的虚情假意,开篇就以不可回避的她的美丽,而向未来的女人道歉。

我还喜欢她的《夜宴》,一句“酒是最好的外交家。三巡未过,五湖四海皆是兄弟”。我们都在夜幕下显得那么的坦然,殊不知,很多事情都发生夜晚。在这场夜宴中,我读到了很多张脸,在男权社会,诗歌又算个什么东西呢,写诗的人不尽的袭来一丝悲凉。施施然是如此,任何一个诗人如此。

从这一点看,施施然是不能永远生活在民国,她必须走在喧嚣的大街,在燕赵大地上去领悟阳光,风雨和日月星辰。她穿着旗袍,可能也穿牛仔裤,紧身衣,或者更为前卫时装。施施然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我想,施施然如果将笔触伸进现实生活,以她细腻的笔触,感情充沛的文字,把我们带到她的内心,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致了。

我期待诗人施施然更为现实的作品来问鼎文学的最高殿堂。

祝福吧!

 

                                                                2012117日于成都

 

踩着风拾级而来的民国女子——读施施然诗歌记
   诗集《杮子树》网购地址,点击进入:

 

   卓越亚马逊

   当  当 

   新华书店网

   99网上书城

   中国出版网

  博 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