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读施施然《夜之焰》

(2011-09-09 12:06:00)
标签:

施施然

诗歌

夜之焰

牛黄

旭宇

雅石

分类: 关于施施然诗歌的评论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

——读施施然《夜之焰》

牛黄

http://nhjt.blog.sohu.com/176716263.html

 

夜之焰
文/施施然


愤怒咬啮夜的边缘。多么奇怪
而可怕的奔涌!红色粘稠
的液体,蛇一样蜿蜒——不,是飞翔
那隐藏在地底的巨大力量的背后如
帆一样绷紧的,烈焰的飞翔——


看,黑夜在消失。连同它
孳生的有毒的蘑菇、腐烂的尸骨以及
潮湿的长满了花斑的黑暗本身——
它无形的牙齿此时,在格格地颤抖。


这是多么严峻的占有,和毁灭。当
夜与火焰胶着,神秘悄悄穿过。如同
面前这条奇幻的路……

 

注:应诗人李寒之托,为书法家、诗人旭宇先生收藏和即将结集出版的雅石之一配诗一首。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读施施然《夜之焰》



    命题作文的难,在于有形与无形的匡定,并非由灵感那根伸缩自如的皮筋弹射出来的句子,而是根据给的条件进行创作,进行构筑的酝酿发挥,故很难写好。一块四棱不整的石头,要写出诗情画意的氛围和诗性的理念,或者干脆是说,能高明地表现出它的色彩和神韵,没有过人的本领和智慧只能是空谈。而施施然这首《夜之焰》在审美原则上弃置了景象的实叙,它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想的隐喻:这是一种隐忍后爆发的愤怒,切合山石的主题。诗人从黑色的色彩入手,沿形状铺展。她力图从红色的,联想到液体的,又从液体的柔软想象到像蛇一样绵延的动态的。又从蛇的游移,跳跃到更强烈的深层的飞翔。水火不相容,用矛盾的感官刺激,再一次把液体比作火焰。液体和火焰都是红色的,都是动态的,仿佛在撕扯中共生共荣,永远这样保持着暗流涌动的较量。视角转换,黑色的部分,喻作黑夜。但它只是配角,配角必须慢慢的脱离镜头,换作有毒的蘑菇和腐烂的尸骨,他们更像是被遗弃的,如同花斑的黑暗一般的最彻底的死亡。这是物质的死亡。而物质之外衍生出来的激烈的心理颤抖和龇开的牙齿,才是惊心动魄的最隐秘的令人惧怕。一种私欲的爆发,便是一种可怕的毁灭;一种占有,便是一种压制。这世上的路,不论有与没有,那第一个筑起思维的,第一个付诸现实的。就像这不说话奇幻的山石。我们体察到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而这黑色之眼,即是作者给黑夜产生的火焰定位之后给予的关切和注视。在关切和注视的眼眸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宛如一幅有奔流涌动的的地火焰流,反映的是经过变形的意想,渗透出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艺术表现,进一步触发了读者的想象。于是,在想象的屏幕上方的字幕上面,打出一排令人窒息的文字:是预示毁灭,或者反抗?那是在荒谬现实中扭曲着人的一种思维,那埋藏在地底下爆发的潜能,所爆发出的图像,是黑夜的夜之焰,完成的一副令人心悸的杰作:那是是毁灭一切之后的严峻的占有以及毁灭霎时间固化胶着的夜之焰的完美雕像。
  《夜之焰》让我们想起顾城《一代人》那首著名的诗“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黑夜——眼睛——光明”一个简单的意向群构成了一个开放时空……历史转折关头特有的社会景象和人的心理结构,有限中表现出无限,单纯中包孕着深厚,这是诗的特有规律。新诗潮的先行者在追寻人性复归的同时,也在追寻诗向本体的复归。首先你得知道这是上个世纪一个诗人顾城在1979年4月写的诗,名为《一代人》。一代人是指那些经历了文革洗礼的人。那时的他们,几乎把整个青春浪费在了文革上。那是一个几乎黑暗的时代,是一个所有年轻人都迷惘的时代,寻找理想中的出路也就是诗中所说的光明,是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可以这样理解:在一个黑夜,你的眼中看不到光明,但是在你的内心却充满了对光明的渴望,这是你在黑暗中前行的唯一支柱。可见,这种无比的勇气,能带给一个人冲破黑暗的巨大力量。那么,那一代人,千千万万的企望光明的人,他们的力量汇聚在一起那就将是无穷的,这首诗不是对黑暗的绝望,是对光明的向往,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宣言。

    同样,《夜之焰》这首小诗体现了一种现代美的风格。它打破了物质传统的和谐构图,以不和谐的意象组合造成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烈焰腾空的飞翔与凝固,迫使我们对黑暗与光明、占有和反抗、追求与摈弃、欣赏与排斥、暗流的涌动、与涌动之后的美丑的固化胶着如同那些美好事物产生之后大量赞词以及那些无聊至极的嫉妒与无端的攻讦……等等的一系列反思。

    对视一块几亿年前由于地火的突奔爆发冷静下来的石头,诗人进行心灵的快速梳理,梳理的结果,心智得到启迪,悟性得以提升,诗情得到释放,哲理发端于夜之焰火……黑夜给予我们黑色的眼睛,经过夜的洗礼,我们的视觉随着诗人的笔触,穿透亿万年。这是黑与红,夜之焰燃烧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