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罗昌泰的《医道迷离》及其他

标签:
长篇小说罗昌泰新塘医院医道迷离湛汝松评论 |
分类: 荔苑繁花 |
《医道迷离》及其他
湛汝松
(由新塘镇政府举办的《医道迷离》首发式3月20日上午在新塘镇政府会议举行,市文化广电局、市文联、市卫生局、市作协、新塘镇政府、新塘医院领导和业余文艺工作者代表30多人参加。)
今天,一部由新塘医院主编,原新塘医院副院长罗昌泰著作,仍散发着油墨的余香的长篇小说《医道迷离》摆在我们的眼前。我代表市作协向主编新塘医院,作者罗昌泰表示热烈祝贺。
罗昌泰是广州作家协会会员,出生增城市新塘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毕业于某医学院,从普通医生一直当到业务副院长。他熟悉业务,对医技精益求精,是新塘人敬重的医生。他长期从事医务工作,与医务工作者同甘共苦,走过一段又一段酸甜苦辣的历程。因此,医疗战线上的风风雨雨给他留下深深的记忆,一个个不同脸孔不同个性的医务人员,给他络下深刻的记印。逐渐,这些记忆变成了活生生的形象,引发了作他创作的冲动。几年来,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放在创作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饱含罗医生心血的《医道迷离》出版了。我非常高兴,因为这是新塘人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医务工作者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不但是新塘人的骄傲,也是增城医务工作者的骄傲。
《医道迷离》长达33万字,行文细腻深沉,生活气息甚浓,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作品描述三个从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边远小县城工作的大学生,在文化革命中经历着从肉体到灵魂磨练的痛苦过程。作品通过对医生秦一川、刘家谦、李自强和艺术家高子明等人物的塑造,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医院迷离扑朔的风情画;透过这幅风情画,让我们既看到人性良知的闪光,又窥出人情丑恶的黑点,更感悟到动荡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残疾。
《医道迷离》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除了在书中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一节节感人的生活故事外,还向读者展示了很多医学技术、医药良方。因此,我们可以说,《医道迷离》即是生动的文学作品,又是形象的医学著作。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本书的主编是新塘医院。由医院主编长篇小说,据我所知可谓破天荒第一次。好一个新塘医院主编,说明白就是新塘医院领导班子,特别是徐柱滔院长对这本书和它的作者的鼓励、支持与认同。其实,新塘医院对文化的重视与支持又何止是对《医道迷离》呢?他们十分重视医院文化建设,从举办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到征集院歌和院徵,从出版员工文集和医学论文集,到为优秀员工发行个性化邮票……一系列活动都是文化建设的亮点。今天,新塘医院主编长篇小说《医道迷离》,无疑是给新塘医院文化建设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添上更加绚丽的色彩。
常常有这种现象,员工在业余时间打牌打麻将被视为正常,而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写稿作画,特别是在报刊发表出来的时候,就会有人惊叫这是不务正业。我不明白,我们有些人为什么能容得下打麻将,甚至是赌博,却容不下高雅的业余文艺创作呢?
希望有更多罗昌泰式的业余文艺作者出现;希望有更多像新塘医院一样的单位和企业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支持与鼓励;更希望增城的文化园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