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某帅哥的女朋友从天津来了,中午几个人到单位附近一个叫翅酷的店里小聚。浏览菜单时,美女服务员脆生生地问了一句:要变态吗?
没等我诧异,几位同事七嘴八舌做了解释:变态是这个店里一种鸡翅的名称。他们还分别描述了吃这种鸡翅的各种体会,比如会辣到你倒吸凉气、辣到你张口结舌、辣到你面红耳赤……不过也有的人喜欢吃,比如阿春同志,最高记录一次可以吃6只,大伟同志吃过2个等。“当然,要想知道“变态”的滋味,最好还是亲口尝一尝。”最后,他们如是说。
吃不吃呢?听大家这口气,仿佛这“变态”是吃了会后悔,不吃更后悔的食物,真有点诱惑力。于是决定要两只来试试,何况我自认为还是能吃点辣的。
“变态”上来后,我有点傻眼:鸡翅上面满是红红的辣椒面,厚厚的不只一层,菱子用筷子往下剥,遭到大家反对,说那样吃就不够变态了。于是,我狠了狠心,张大嘴咬下一小口,慢慢咀嚼,嗯?没他们说的那么邪呀,倒有股香味从舌尖溢出,再嚼,仍没感觉奇辣,还多了一丝甜味。
于是,我咽下这口“变态”,对笑着看我的同事们说:“这也叫辣呀?你们吃过辣……”本来我还应该说出个语气词,啊或者呀或者哟之类,结果张开的嘴无法发声也无法合上。而此时,腹中升起一团火来,直燃到喉咙,且与口中的香辣甜辣里应外合,瞬间就让我的舌尖如针刺般麻辣,这种感觉又直袭后脑勺,令我的大脑立时断电没有了思维。可以判断我此时的表情是凝固的,鼻翼微微发酸,有泪渗出眼帘,我想喊、想叫、想摇头、想吸气、想喝水、想----变态了。
我想对自己宣战,于是又咬下一口变态。冰镇啤酒此时成了佐餐的甘露,但我最后还是没有勇气再动第三口。这就是我,纵使变态,也不过如此。
忽然想起前些天同学聚会时丽丽半开玩笑说的话:“这些同学中,数你不正常了。”原因是:我恋爱结婚生子一步没拉,甚至十多年来也不曾变动过工作。我勇敢的同学们,有的至今不找男友,有的相恋相爱不结婚,还有的不结婚但生孩子,工作更是喜欢就干,不喜欢就换。而我,即使对工作有一千个不喜欢,也会捏着鼻子干下去……与她们相比,我过得真是平淡无奇。
那天送媛媛同学离京去钱柜K歌,路上的哥师傅说我们“都什么年龄了还去钱柜!”
不仅有点耿耿于怀,而且至今还在想,什么是去钱柜的年龄呢?为什么一定要固守某种观念,并用它来约束哪里是该去的哪里又是不该去的呢?或者说为什么一定要上班、下班、回家、看孩子、做饭……过着一程不变的生活呢?
偶遇一老友,他的儿子读大学三年级,而且成绩优异。我问他教育孩子有何秘诀,他说:“教给孩子玩游戏,然后让他上网,再然后就别管他了。”以为是调侃,不料他坚定地说这是真的。因为他儿子就是这样,最初从玩游戏开始,之后不满足于自己玩便学会了上网,上网后随着游戏的升级,许多英语词汇就看不懂了,从而激发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的英语专业。
我想,这真是一个变态的教子育儿的方法,不知有几多家长敢放手让孩子去玩游戏上网,因为毕竟孩子的自制力不够。而这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引导手段,对孩子充满着诱惑,对家长充满着挑战。不过这位老友也是极富挑战性的人,原先没有计算机常识的他今年初开通了博客,以异常的睿智和文采,将一座小屋建得像艺术殿堂,远远胜出了时尚的年轻人。
对了,此老友看了我的博客后,还给了我善意的忠告,说我的文风一如十几年前的《前卫报》副刊,仍旧以老面孔示人。想想也是,不曾想过改变自己,满足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怎能有进步呢。
变态,不同于正常状态。如果没有机会没有勇气没有胆量挑战自我,那就品尝一下翅酷的“变态”,让生活添点滋味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