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知道那个小孩他为什么哭

(2007-09-01 01:44:22)
标签:

自言自语

    在遵化拍片,晚上采访结束后跟两位年轻人聊天,有点兴奋过度又没了睡意,于是上网浏览博友们的大作。看到“西山疯语者”一篇《静夜禅思》,觉得很有意思。原文是:

    有则小故事,还挺有嚼头。故事说:有一个小孩在一处平静地玩,这时来了一位禅师,给了小孩一块糖,于是,小孩非常高兴。
    过了一会儿,禅师又跟小孩要回了糖,小孩便伤心地哭了很久。
    禅师百思不得其解:“这小孩没糖时很平静,平白无故得到糖时很高兴,等到糖又被要回时,便极度的伤心。那失去糖后,应与没得到糖时一样啊,又有什么可伤心的呢!”
    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没想就用文字再现一下,竟能引起人无限禅思。我想,大概每个人都能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呵呵,没错,每个人都能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想我也因此知道那个小孩他为什么哭。

    生活还是那样的生活,有糖和没糖前后的心情却大不一样。没糖时,小孩儿过得很平静。得到糖后,他的好心情因为这块糖而无限地放大了。而且,开始期待、向往那块糖能给他带来的甜蜜和幸福,哪怕尽管在想象中,他也有了甜美的初体验。忽然间,禅师又把糖要回了,他的一切因糖而生的希望都成为失望,所有的向往也成为泡影,这种沮丧的感觉,恐怕不是心理失衡能解释的,而是一种伤心。因此,他哭,是他认为禅师戏弄了他。

    因为禅师的赠与,他的生活改变了。没有糖时,小孩在玩耍中就能获得幸福感,他不知道有糖后自己高兴的心情。得到糖后,因为精神的愉悦,小孩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能玩儿,还有糖吃……这时,禅师要回糖时,小孩不免心灰意冷--我的快乐生活怎么这么快就将失去呢?所以,小孩把甚至都已攥出温度的糖还给禅师,等于也还回了一颗激动的,还在颤抖的心。没有人能体会,他的心经历了怎样的宕荡起伏。这种宕荡怎么也得有点余震吧,于是,他才会哭上很久,来悼念自己曾有的快乐。   

    不明白的是,孩子好好地玩着,禅师给人糖干嘛?仅仅为了检验这个孩子能否心理平衡吗?还是逗这个孩子玩?而且,他为何还会百思不得其解:“那失去糖后,应与没得到糖时一样啊,又有什么可伤心的呢!”难道说,他是禅师,他所悟出的一些个道理,要求那孩子也照此理解吗?这一切,不都是因他此举而起么?

    庆幸的是,禅师没再说“若不哭了我还把糖给你”之类的话,因为绝望远比希望来的实在一些。因为绝望的痛是一刹那的,而希望的痛则是无限期的。也许循环往复几次糖的游戏,那个孩子也修练成了一个禅师,也会去跟别人讲“有糖和没糖原是一样的”道理了。

    当那个孩子青春逝去步入暮年,他自然会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件事情,他还会悟出一个道理:不是任何赠与都能随便接受的,在诱惑面前,要学会放弃,保持清醒。
    诱惑,心向往之。面对诱惑,我就是个孩子。西山疯语者说,“没有拥有何来失去”。也是,有糖和没糖时,生活状态还是一样的,不必因为失去本就不属于你的东西而伤心、懊恼,这一点我很赞同。作为一个凡人,我尚须苦行修练,待有一日将这颗炽热的心磨出层层老茧,便可以平静面对一切诱惑。

我知道那个小孩他为什么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周日
后一篇:要变态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