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一、行情回顾
截止收盘,沪指报收于3376.50点,上涨40.04点,涨幅1.20%,成交3923亿;深成指报11532.80点,上涨49.12点,涨幅0.43%,成交2319亿元。两市共成交624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5277量能放大。
二、技术解盘
而从300104和300017看,这些调整一年左右的超跌成长(利润和收入双大增)结构上属于一个新的上升结构的开始,所以对于和它们结构相同的一些超跌成长逢震荡就可布局。资金在12月25号后重点介入的就是这个板块。
蓝筹中可以选择银行保险以及铁路中的龙头波段把握。
三、资金解读
1月16日
本周随着22只新股发行的即将结束,市场资金面的压力得到缓解,大盘结束了短期调整,震荡走高,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报3376.5点,上涨1.2%,深证成指报11532.8点,上涨0.43%。板块方面计算机、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板块涨幅靠前,券商、期货、西藏等少数板块下跌。
四 热点解读
1依赖信息共享 保险监管初探大数据手段
保险欺诈升级倒逼险企利用大数据进行防范,但行业间甚至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以及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预判和风险防范则更为关键
随着各种技术手段和信息手段的进步,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保险欺诈呈现较强的专业化、隐蔽性特点。这不仅倒逼保险公司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反保险欺诈,监管部门也在尝试使用大数据手段。在这方面,2014年,多地保监局进行了有益尝试,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来发现并预防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在数据完善积累的基础上,从特征分析、因子分析和网络分析入手,建立高效的反欺诈鉴别机制,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保险欺诈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都在探索有效的反欺诈方式。美国利用专业软件平台反保险欺诈的思路或许可以给我国反保险欺诈一些启示。
人保财险沈阳监察稽核中心尹会岩曾公开撰文指出,国际上,保险欺诈尤其是健康保险领域的欺诈出于其专业性、隐蔽性的特点,也引发了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呼声。为了防范健康险领域的诈骗,美国各州筹划在未来建立全民医保的网络销售平台时,附加建立专业软件平台,用于自动识别和侦破健康保险索赔数据。这是一个依赖于在大数据情况下建立回馈机制,并可以不断提高和进化的动态防卫系统。该软件可以随着数据更新寻找规律,适应欺诈的新特点并加以追踪鉴别,建成后将大大提高理赔和管理效率。
尹会岩指出,随着各部门的合作和经验的积累,在数据完善积累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从特征分析、因子分析和网络分析入手,建立高效的反欺诈鉴别机制,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保监会统计信息部副巡视员李春亮日前也指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监管不能局限在企业内部,要做到行业数据或者跨行业数据共享,甚至跟国外的一些企业或者一些机构有数据共享。
“互联网大数据探索一方面是推进信息共享,另一方面是真正从保险监管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监管,从被动的数据统计或者事后的监管,能够从大数据提供给我们的实时或者事前预判,以更好地加强监管。”李春亮表示。
关注相关板块,寻找交易机会。
2京东进军校园金融
“白条”推出一年后,京东金融再次创新,这一次,白条的目标是百万大学生群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