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时记得起快乐
(2008-12-30 22:58:58)
标签:
生活记录感悟杂谈 |
分类: 自由漫步 |
不知道你还记得半年前在天涯发贴的蓝霁不?
想要来此说声谢谢!
想要来此说声谢谢!
(2008-12-30 21:19:36)
2009到来之际,你告诉我已经康复,这是一件珍贵的礼物。
谢谢!
附:半年前(天涯上)给蓝霁的跟帖
|
|
我想说明的是,在与几位朋友的交流中,有的朋友只是一般的心理疾病(甚至连疾病都算不上),与抑郁扯不上关系的。多数的心理问题实际很普通,在社会行为中比较常见,如内向导致的紧张、外向导致的冲动等等,表现出来,若与所处的环境产生矛盾或发生冲突,往往一样会给自己心理形成压力。我认为,多数的心理压抑感,只需要对个性、环境或者个性与环境之间进行及时的调整就行了,没必要把它想像得太复杂。
社会压力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建议多与朋友交流,多参加一些活动尤其是户外运动,改善生活习惯、科学调节生理节奏;也可以适当去看看医生,有些心理状况与生理某些微量元素缺少有关,如维生素一类,适当补充一下就行了;如果感觉压力较大,还可以去求助一下心理医生,通过专业医生的有效疏导达到心理一定的平衡。
人体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多了解一下有关人的一些知识,如人的行为构成、生理规律、心理运作等等。
|
抑郁严格地说是心结,找到它并解开它,就行了。这是我的经验,也是多年来与曾经患有抑郁的朋友共同努力得出的结论。
药物,我一直不太主张,尤其是镇静一类的药物,个人认为要慎用。我曾经与一位朋友的努力的中,他有过七年的药物史,后来抑郁症状明显得到了缓解,而对药物的依赖却还得继续。
另外,如本帖一类的“抑郁互助”有一定的效果,效果主要还是在于通过网络把心里的一些话吐出来,这对缓解抑郁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我不主张参与某些群,尤其是患者开设的群。治疗抑郁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对病因的探寻。有的朋友自己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找到病因,但非常难解开它,不知道如何去平抚,主要的原因是人自身有一个排斥本能,加之抑郁的存在,接近病因的边缘本能地退却了。个人认为,多与有过抑郁经历且已经治愈的朋友交流,一般来说,这些人既很容易理解患者的心理,也非常愿意帮助。实际的效果要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大一些。
心理医生为何对抑郁的治疗起的效果不大,主要还是大陆医生的学识和职业素养问题,缺乏实际的临床经验,尤其缺少对人性的了解。一个优秀的心理医生,在我看来,应该同时是一位优秀的哲人,是一位学者(如弗洛伊德)。
|
如果感觉存在一定的程度的心理障碍,实际并不完全是坏事,个人认为,这对自己的认知到了另一个层次。要知道,很多人异常的行为,远未达到能够自察自省。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我认为,感觉心理上不适,首先要对自己宽谅,事实上,抑郁肯定不是自己的错,多数的抑郁根由在教育和文化中的错失。
|
如果我们把抑郁改一下,换成“郁闷”,有可能你会露出你的微笑,你会觉得很多使人害怕的东西实际并不那么可怕。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焦虑、恐惧、不安等等看上去就叫人烦躁的字眼,是正常的心理活动,是生活中存在的一部分。就跟快乐、舒畅、兴奋等等心理活动一样真实地存在着,一样属于生活。
当你感受快乐的时候会忘却痛苦,这跟你痛苦的时候忘记了快乐是一样的。快乐和痛苦实际都存在着,问题不在生活有没有快乐和痛苦,而在于你的体验和认知,在于你能否在痛苦的时候记得起快乐。这样,快乐就会相对多起来。
抑郁是痛苦的累积,而郁闷是痛苦的时候还记得起快乐,所以,抑郁看起来很可怕,郁闷却相对会博取你的微笑。
我们完全可以把那些让人压抑的东西换一个称谓,或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这样,不舒服的心理就会得以一定的缓解,接下来的调节就相对容易了一些。
前一篇:露出你的微笑 其它留存于心
后一篇:我的教育态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