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才们与被埋没的天才们数量上几乎相等,中国的穷人却要远比富人多。这不是什么社会法则,而是体制和文化的偏持。比较来言,个人的偏持仅仅是小巫见大巫。所以:
范美忠再跑一次都值
今读吴雪《与范美忠手拉手在路上》一文,感慨有三:
1.范美忠是个孩子。(男人的莽撞一般是母爱给娇惯的,并非什么才气。小范之所以能够大言“连妈都不救”,估计正是两个女人的母爱娇养了他,让他遇事产生一种高贵、唯我独尊的幻觉。)
2.小范跑得再快,估计以后也跑不出吴雪的“如福”掌。(所谓患难现真情,吴雪一文堪称典范。当然,前提是小范脑袋没病。)
3.中国的男人容易犯贱,一旦背靠福窝,就会有恃无恐。
总结:愿意跑就跑吧,能跑出个肝胆相照的女人,再“跑”一次都值。
小范的“问题”出在心理上,他不该读北大,或者说,北大的优越地位让小范产生了高人一等的心理优越;其次,他不该同时拥有两位优秀的女性(其母和其妻),或者说,两位女性的优秀纵容了他的心理偏持。
去看看《北京人在纽约》吧,“陈道明”的音乐自负是被纽约街头的音乐叫花子给打落的,由此天才不再、塌实生活。
中国的天才们与被埋没的天才们数量上几乎相等,中国的穷人却要远比富人多。这不是什么社会法则,而是体制和文化的偏持。比较来言,个人的偏持仅仅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好自为之”是针对每个中国人的一句警示,无论你是天才还是庸才,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
-------------------------------------------------------------------------
与范美忠手拉手在路上
作者:吴雪(小范的妻子)
“作为一个女人我最同情的不是你的母亲而是你的妻子,因为你变成这样,你的母亲多少有点责任,但真的祝愿你的妻子能早点脱离苦海。”这位网友,以下是我对你的答复:
我不喜欢你的这份同情。对于所有并不懂我的人宣称的各式各样、各种程度的同情我都不喜欢。同情没有这么廉价。更何况我们还只是陌生人。
请原谅我的不领情。
不过为了满足你出于习惯的同情心,我还是在这里诚恳地对你做一次解释。
在这件事情上,我也认为我的丈夫做得不够好,并一早就向他表达了我的看法,但我不会要求他一定立即接受我的价值取向,再说我的观点也不一定是最客观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如果这是他的缺点甚至严重问题,那他会承受这些缺点或严重问题带来的压力或恶果。没有人能代替别人成长,即使这个别人是你的孩子,你的丈夫或者妻子。
作为我丈夫的诤友,我一直对我丈夫直言我的价值观和判断,对这件事情也不例外,但我不强迫他认同,就像他也不强迫我认同一样;作为一个女人,我却没有觉得是生活在苦海之中。我丈夫理解我喜欢孩子,希望能全职陪伴孩子成长到三岁的愿望,帮我推掉了工作邀请,让我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人做两份工作养这个家;我丈夫非常乐意我买自己喜欢的任何书籍、音乐CD、电影;我丈夫支持并欣赏我练习书法和绘画;我们喜欢一起去书店买书;我们经常交流对文学艺术及人生的领悟,有时候会不知不觉交流到深夜;我丈夫只要有空就为一家人做好吃的饭菜,听到我缺钙缺铁就默默买回大骨炖汤,买猪肝回来炒;我丈夫见我生完宝宝后身体一直很虚,又渴望身体强健,就一直鼓励我锻炼,有空的时候陪我做仰卧起坐,陪我练抛接篮球;去学校上课每天都会打电话回来,有什么学术问题也愿意和我交流,愿意听取我的见解;我们自己买衣服的时候,我丈夫总不忘提醒我也要给我母亲买;我丈夫做菜的风格本来是偏油偏辣偏荤,但因为我喜欢吃清淡的蔬菜,他做的菜及口味悄然中已经变得清淡,并也已经变得喜欢吃清淡蔬菜……
所以这位网友,作为女人,目前我还没有觉得自己生活在“苦海”之中,请别为我担心。作为女人,我个人认为我已经是很幸运的了,感恩上天让我与我丈夫有缘分走到一起。我丈夫是一个缺点很多的人,我一开始就特别的清楚,我也是缺点很多的人,我们也从来没有希望对方有朝一日要变成完人。我们终其一生都将会是走在路上,满怀好奇地要去探寻我们手拉手的一路上都有些什么样的甜蜜与苦涩。
如果你依然觉得你的好心受到了蔑视,我很抱歉。如果你看到我们有如此阴暗的品质却还顽固不化地活着,还活得理直气壮,你可以厌恶,但请不要同情。我们会慢慢成长,会反思,会对孩子讲真话,会面对黑暗与光明。
这位网友,请收回你的同情,作为女人我已经拥有得太多了,真的不需要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