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一般不属于我。这是二十多年的习惯了。
我知道,这样的生活规律一点都不好,而且从来没有得到过亲人的支持,批评声一直不绝于耳,以前是父亲批评,后来是老婆批评,现在是儿子批评。
可今天起了个早,没有洗漱就进了客厅,我在等儿子,等他的“节日礼物”。
昨天晚餐时,他突然问我:“爸爸,明天是不是你的节日啊。”当时我真被问蒙了。说是吧,早不算了,男人过三十六,上卫生间离马桶都要近一点,还什么青年;说不是吧,离老年节又远着。
“是吧,是。”犹豫间,我还是这样回答。
“我要送你一件最好的礼物。”孩子说。
整个晚上我都在猜测,他会送我什么礼物呢,书法?彩画?还是一篇日记?哪一样都是最好的。但我的儿子我知道,他很少重复,他的“最好”肯定是别一样的东西。
什么呢?猜不出。
我在等待,既兴奋,也有点焦急。
楼下,孩子已经开始早餐了,早餐后就得去上学,上完学就是下午,下午我却去了香山冲,一晚都有可能不回来。
我打开了电视,把声音调大,想让楼下听见。只要听见孩子上楼的脚步,怎样去迎接、表情哪样包括什么语调接受礼物,我都已经设计好了。
保姆在帮孩子拿书包,饭后洗漱声隐隐约约......
“我走了。”孩子是对保姆说。
大门关上的声音,那一刻,我从未有过的失落,如同诺大客厅里的那台电视机。
我已经没有事干了。睡复觉不是我的习惯,去香山冲时间还早--书房吧,我想只有这样了。
刚进书房,一只小盒跃入眼前,节日原来在书房的桌上,就等我打开。这个意外让我兴奋,无法形容的得意。“我的儿子,我的神!”我就是这样喊的。
打开小盒,是一张纸条:“爸爸,我早就知道今天是你的节日,我特意去河边给你选了这块小石头,我知道你会喜欢的。祝爸爸节日快乐!”
石头握在手心,我感觉一种跳动,一种跃动,那是过去、现在,和未来。
谢谢,我的“五四青年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