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
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6
  • 关注人气:15,6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诗绘本:诗意小孩儿的美育熏陶

(2014-06-19 14:50:49)
标签:

儿童诗绘本

《风是什么味儿的》

曹文轩推荐

李一慢导读

美育

分类: 2.书架

http://s9/mw690/001pjlahzy6JNrcFQxOd8&690

     感谢曹文轩老师的推荐,感谢一慢的导读,感谢周建明老师诗意的绘画,感谢北师大出版社的苗苗和畅畅的辛勤工作和付出。

    

     

绘本童诗什么味儿?

                                        /李一慢(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阅读推广人) 

诗歌和音乐、图画亲如手足,童诗绘本是最好的亲子读物。

记得台湾诗人詹冰说过,儿童诗必须是诗,儿童诗不但要音乐的、生活的、故事的,还要绘画的、幽默的、心理的、乡土的、社会的……,而且要被儿童们欣赏的诗。”这样多的要求,我们在亲子共读童诗绘本《风是什么味儿》的时候,都感受到了。

    http://s3/mw690/001pjlahzy6JNs5M4Zs02&690

    这本童诗绘本中各具风采的30首童诗,都很短,十多行而已,四五十个字而已。亲子共读诗歌绘本好在哪里呢?

 

诗是最精炼的文字,有了共读童诗绘本的经验,世界那个大图,生活这个小画,都可以成为我们和孩子放飞的想象力。将阅读和体验结合起来,重新组织语言,再记录成文字,就成了孩子的诗。要我说,童诗绘本真的是天生的语言教材

    http://s1/mw690/001pjlahzy6JNs76EnKe0&690

我最近有个悲观的论调,很多孩子,不,其实是很多的爸爸妈妈不会描写了,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无需更多的言辞。而童诗中就会把吟诵的对象的样子、颜色,乃至脾性、心理状态,等等大同小异,雪爪鸿泥,加以呈现。当我们读出“我有一个金娃娃,金胳膊金腿金头发……我有一个金娃娃,蓝色的眼睛披肩发……”(《金娃娃》),就能在眼前看到这个被小女孩儿喜爱和呵护的童年伴侣。在《大树和我们》中,“春天,我们在盛开的花冠上荡秋千,夏天,我们在漂浮的碧云上舞翩翩,秋天,我们在飞舞的叶子上收获爱,冬天,我们在光滑的树干上盖房间。”只用四句特别有生气、有生活的文字就和我们一起念叨着四季的如此这般。这样的描述分布在众多的诗篇中,有时候只是一句,也会让孩子有了感性的认识,有了模仿的冲动,说不定我们的孩子很快就会说出“翠色的竹林里,松软的竹叶下藏着什么?”(《雨》)

   http://s4/mw690/001pjlahzy6JNs8WWvV93&690

    童诗绘本除了带领我们用诗的语言,客观描写自己看到的现象,还会在文字中注入自己主观的感受,有些还有领悟的道理,拓展孩子的生命体验。童年这么宝贵,才更让人觉得太容易失去了,回味童年成了文学的一个常见主题。不仅仅是快乐和美好,成长和成熟,也会有丝丝愁绪吧。《藏猫猫》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花雨里的童年啊,定格在粉色的春天。”儿童不仅爱玩藏猫猫,也会有很多《小秘密》,这首诗也很有童趣,也有着童年易逝的感受---“可惜它很容易碰毁,被岁月带走/丢失在四季的风里”

    再比如前述的《金娃娃》中,“曾经爱过的洋娃娃,你还在原地等我吧?只是我再也回不去,那个小人国的仲夏。”同样的情趣在《大树和我们》《藏猫猫》等诗中再现。不过,在妈妈那里,我们总是那乖乖宝贝,因为我们只要游进妈妈的《目光》里,我们就又变回了儿童。

    http://s8/mw690/001pjlahzy6JNsaA1YH77&690

 

有些诗歌看起来说一个意象,或喃喃细语,或叙述一个短短的故事,其内在却在跟孩子聊天,需要儿童的参与,需要大人和儿童的共同思考,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味中,发展儿童的智慧。比如,“幸福是什么?”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用洗练的诗行传递的是亘久不变的母爱;特别巧的,翻篇就是《风是什么味道?》,让我们读出了幸福的味道,“六月,蜜的味道,风也浸透了暖暖的阳光,很甜……”有些道理以诗的形式去传递,这是不是诗化的教育呢?

 

   如此看来,童诗绘本是最好的语言教材,能够拓展孩子的生命体验,还能进行诗化的教育,我们又该如何亲子共读童诗绘本呢?

   保持童诗的“原声态”,读出节奏来。

   金波先生说过,“幼儿诗歌是一种听觉艺术,它虽然也和其他文字作品一样印在纸面上,但这些书的服务对象常常并非读者,而是听众,他们对于声音不仅敏感,而且要求悦耳,这就是诗的音乐性。怎么办呢?童诗的节奏,就是童诗的音乐性。我们在共读《在每一个黄昏》《爱你在每一天》《四月,琴声》《梦海》的时候,我们能听到童年的声音,也只是童年才能听到的声音。

我们读《请安静》和《收藏》,会让孩子在一句话的顿挫中,知道结构,知道节奏。不仅如此,是不是也让共读的我们油然而生,我也可以这样说和写啊  :“是冰花---绘出了春天”

     http://s3/mw690/001pjlahzy6JNsbHzbAf2&690

    挖掘童诗中的游戏天性,读出趣味来。

因为这些诗够短小,还能让我们体味到文字中的游戏性,这样趣味性就会超强。《水边的娃娃》就是一首诠释儿童游戏性的典型之作,“在青琉璃的池塘边,“哗啦哗啦”,游来游去的是谁呀?是金鱼。“扑通扑通”,跳来跳去的是谁呀?是青蛙。”我们一定要大声地、吵吵嚷嚷地一问一答,然后就会有“躲在小青蛙和小金鱼身后玩得高兴的娃娃啊”那样的会意大笑。在《透明的歌》中,夏天的歌居然是透明的?还有什么是看不见的呢?

 

    尊重孩子的差异性,读出个性来。

    诗人是按自己的审美和情趣,和她的内在小孩写出的这些文字,而我们的理解程度和生活经验阅历的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觉得要特别鼓励父母和孩子有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朗读方式。例如,我和儿女共读时,就会鼓励他俩自己读出自己的感觉,“强势”的女儿还会“纠正”哥哥的读法。我就借机“举办”家庭读诗比赛,我们四个人用自己的读法,去反映不同的理解和体会,也让孩子们体会到大人读诗时的复杂情感。

 

【尾声】

共读《风是什么味儿》这样的童诗绘本,绝不仅仅是母语的审美锻炼,更是能将丰富的感受注入孩子的内心,让我们在诗文的韵律和节奏中,缓缓体味童年的美。这种美,不仅仅是美,也是善的美,是真的美。

共读这样的童诗绘本,绝不仅仅是满足儿童的想象力,更能激发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游戏心,让他们有着探究的可能,有着快乐的感受。

    共读这样的童诗绘本,小孩子能理解,大人能欣赏,要是能让孩子发出“我也能写”的自信,那会给我们一个额外的奖赏。

 

视频图画书地址:


儿童诗绘本:诗意小孩儿的美育熏陶http://child.bnup.com/download.php?id=19
儿童诗绘本:诗意小孩儿的美育熏陶 http://child.bnup.com/download.php?id=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