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去刘巨德老师的画室,感触颇多,几次翻书包想找相机把刘老师的画室拍下来,但是恰好没带。这张是老师给我的。
大师的画,心照万物,那是不画出来的,是生命照射的写真。中午走出清华大学,刘老师一定留我去吃饺子,说校外那家饺子馆特别好吃。拐出美院,路过清华的航天学院,楼边水泥地上一丛野雏菊旺盛地从砖地里钻出来,中间包着一蓬狗尾草,像是特意造型在路中央。刘老师站住,看了又看。“自然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这是刘老师给我的书里写的,我想,我们是见到老师了。
刘老师的画作“皆源于默默扎根在地下的诗意中”。和刘老师合作一次《九色鹿》,真正认识了他这位大师。刘老师临走给我一本他的书《面对形象》,我翻开看见一行字:“升向天际的艺术生命之树,不会急于暂露头角。”他就是这样的人。
“只想静静地生根往下走,每日以最微细的触角慢慢地往地下延伸而快乐。每往下伸长一寸走,也自然展粗一分,边伸边展,绵延不尽。即使路遇岩石,也会见缝插针。根一年年不断延伸,枝干也就年年不断上升,结果后劲越来越大。”做大事,真的要有这样的胸怀。
刘老师的这样一段话叫我特别认同:“真正的艺术家也如同过客,心中被美神呼唤着,痴醉神迷,坚定不移地走向无人涉足的地方,不求功利,不问得失,也不为自己的遭遇而悲凉。”
有这样的境界,画才是极品。有这样的人,人才是大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