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会与你再见

(2010-10-19 10:31:50)
标签:

图画书

贺岁

兔年

文化

原创

《再见》

广州洋房

情感

绘本

时尚

分类: 2.书架

谁会与你再见


     一个小男孩的某一天,生活中意外失去了好朋友,为了和她说再见,他带着好朋友丢失的布兔子找啊找,找遍了儿时曾经玩耍的小巷……这是和小读者说的故事,美好、意犹未尽。似乎在教会孩子“你好、再见”这些词的含义。

     而更独具匠心的深刻在图画和文本的背后,那是要细细去体味的,是给长大的孩子看的,必须与大读者分享。

 再见不是简单说“拜拜”,而是让我们开始一个寻找,追忆和再次的相逢。

再见也不是和曾有过的美好分手,而是去寻找、以及相见那一刻的等待。

这就是再见的绵长和美丽;如同暮春里,和暖风中的樱花进行下一次的约会。

寻找、追忆是这本图画书想表现的主题。

想写这部绘本故事,是缘于我和女儿在她上学的路上捡过一个小小的布兔子,紫花格的布布兔非常小巧,当时,行色匆匆的皮鞋从它的身上踩过,女儿心疼地捡起来,我茫然地说:“那个丢了这个小兔子的姐姐一定不知道。”于是,我们带布布兔回家,给它洗干净,它舒服地躺在女儿为它做的小床里。当然,我们永远不可能为它找到原来的主人了。但是,也许在我的故事里,可以帮小布布兔回家;于是,我开始为这个布布兔写故事。

画家黄捷是我多年合作的女画家,我们在北京记忆—小时候系列图画书的创作时,她看到我对北京胡同的怀念,就说:“我们广州西关的那些门楼也拆得差不多了,好可惜。”我知道北京人对北京胡同的感情;同样的感情对于黄捷来说,就是对于儿时那西关巷子里的门楼的怀念。于是,我当时就和她策划下一本书:她的家乡。那是她的童年记忆,美丽的西关门楼。

在这本图画书中,满眼的图画都是西关美丽的门楼,那些已经消失的和正在消失的旧门楼,如同童年纯净而简单的生活,在我们眼前重逢了。我们打开图画书,就跟着小男孩子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巷子。我们跟着他,找寻他的小朋友,也跟着他一起风俗游,认识了另一个广东。

我是北京人,去过广州也就两次,但是在黄捷的图画里,我真爱上了她童年的风景。

图画书里的故事是没有地域的,那是所有童年里的寻找,所有童年里的等待、所有童年里的执著、所有童年里的简单;不管你在北京还是广州、香港或是台湾。

作为成人我们和童年已经拜拜了。

但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和童年真的拜拜。童年印证每个人的今天和明天,这就是心理学里所说的原生家庭铸造了我们的一切。

再见是这本书的主题,原因就在于,我们时时刻刻其实都再次、再再次地与过去了的一切相见。不管你是否意识到。

仔细看看这本书吧,再次地相见了小朋友,再次地相见了旧时门楼;或许你还再次幸运地与自己重逢?

有一首儿歌,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这都是一首了不起的歌。

住在单元楼房里的90后、00后、10后的孩子们,不大会唱这样的儿歌了吧?

他们是独生子女,住在独自的房间里,已经绝少有我们儿时那样多的小朋友了,他们的未来或许是在虚拟世界里与朋友相会,再见的光景会是什么样子?

生活里的80后、90后不再像50后、60后有那么多的朋友了,因为他们生活在封闭便捷的网络空间和忙碌求生的漩涡中,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去建立慢节奏的情谊关系,结果,拜拜是真的,而再见成为珍贵。

假如有珍贵的相见就在眼前,我推荐带上《再见》送给约会的同伴,我以为可以是一种表达,单纯的简单爱和对这种情感的执著。然后,在漫长的时间里,猜想谁会与你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