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
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34
  • 关注人气:15,6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

(2010-06-04 08:38:50)
标签:

小升初

教育

校园

卢克安

华德福

育儿

分类: 3.闲逛
    当我经历了女儿的小升初之后,更加强烈地感觉到了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的扭曲。孩子的感受和天性仿佛不是家长们、老师们要关注的,而是把功利社会最丑恶的东西植入了孩子的灵魂。想起来,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不要怪这个社会没有人讲真话,因为我们的教育已经让每一个人都不再敢坦白思想、也不再敢讲真心话。从幼儿园开始,jiaojiao回来模仿的第一句话就是"闭嘴!”。任何一个妈妈都可以知道,孩子是怎样学会这句话的。我无意批评老师,因为老师也是没有受到人性化教育的孩子,我们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早已经丢失了自己。

   我们从来没有按照自己的天性去生活。我们被压抑着,去从事我们厌倦了的事情。大人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无一漏网。难道我们找不到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了吗?德福教育的理念就是: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

   华德福教育理念如果想让小孩的身体健康、心理和谐、精神自由,我们就不能与他们天性的成长过程做对,而是需要与这个过程合作。为了合作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标准或要求,而更是对这个过程的了解,让我们的教育方法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华德福学校设董事会不设校长,此举,免于校长干涉教师教学。教师根据华德福教育大纲自己安排教学内容,内容根据儿童成长期的生理、心理状况而定。动手能力,教学大纲侧重之一,其理念:手是外在的大脑。教师的责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手工课能对不同物质材料产生感觉,感觉刺激大脑的活跃,属主动求知。电脑课正相反,电脑只是让人如何更好地适应其程序,属被动接受。所以,14岁以前儿童重视手工课,不设电脑课。

             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

   也许你知道一个名叫卢安克的德国青年,他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支教十年,正是积极实践这种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理念:现在的教育只是为了满足一种被功利社会承认的标准,不是为了小孩。小孩在满足这个标准的过程中,脱离了他的天性,脱离了他的生活……教育是只为了获胜?卢安克说:我不想继续跟学生一起奔跑着参加这场竞赛。(想了解更多卢安克的情况,可登陆www.jiaoyu.org

    媒体上评论,相对于其教育研究和实践,卢安克更值得称道的品质或许是:一个遵循内心选择,一个顺应自我天性,一个快乐的、不断的通往个体自由的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而珍贵的生命形式……这个时代最缺乏的,不是伟人,不是圣徒,而是一大批拥有起码精神修养,能包容不同价值追求,理解一切美好与善意的平常人。他们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对幸福的理解,建立在人之为人的天性与良知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利欲的计较、权衡与满足之上。他们随时可以为了生命的自由,选择独特的生活方式,放弃不必要的物质羁绊。而这,需要我们返本归源,重建个体的精神世界。只有当卢安克不再成为社会的另类,社会才会回归正常,循着内心指引自由生活的人,才会渐成主流……

     就是这样一个外国人,10年来受到的评语也并非是夸赞。自德国人卢安克十三年前到中国投身志愿教育以来,关于他的各种猜测从未停止。赢得了盛赞;也因独特的生活方式,被一些人视作“异类”;也有不少人猜度其远赴中国的动机;还因对为中国留守儿童做出自己努力而让一部分中国人(部门)觉得被揭了家丑,感觉受到冒犯,竟然触动了民族主义的弦;当然,更有甚者乃至于怀疑其性取向……

     为让农村孩子坚守改造家乡面貌的理想,他讲建筑、农具设计、英文。他今天讲,明天就有人奔向城市,家长说理想不能当饭吃,他的孩子要赚钱娶媳妇。卢安克就给奔向城市的青年打预防针。他担心纯朴的他们到城市后变得不老实,所以他有给他们开药方的责任。从发达国家过来的他,说科学发展的弊端之一,人情冷漠,道德沦丧,中国要避免重蹈覆辙。

    很多人是不理解卢克安的,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了解他的心态。我们包裹在世俗利益熏心的重垢下,根本无法去理解和评价那样一个单纯、纯粹、干净的人了。

    “遵循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令”,几百年前的哲人康德,或许是真正理解卢安克的……

     但原我们被照耀在星空之下,干净得如同婴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