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市里的禅缘

(2009-09-16 14:05:50)
标签:

刘巨德

清华美院

画展

北航艺术馆

杂谈

分类: 3.闲逛

都市里的禅缘 

     这一天,是深秋季节里最热的一天。北京最美的季节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刘巨德先生的插画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艺术馆开幕了。

    年已花甲的老教授画了一辈子的画,作品奖项无数、价值连城,屡被中外大学和美术馆收藏;但他大隐于市,这竟是他生平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望着小小艺术馆里摩肩接踵的出席者,感慨老先生的人品与画品,不禁生出敬仰与感叹。

   都市里的禅缘

   慢慢地走近刘巨德先生的画,都市里秋燥的热浪被清凉而宁静的画作冲远了,耳边的嘈杂顿时散去。沉浸在童心禅意的诗画里,我们仿佛沐浴在菩提树下。

    画展从《夹子救鹿》动画片的原画设计造型图开始,白描的画纸,凸现的是洁白如雕塑般的片中人物。慢慢走过去,《九色鹿》柔和宁静的颜色扑面而来,明净如清泉的画作,透彻得把参观者的心都洗净了。四幅彩色的《大象》,绚丽斑斓,奇异而浓烈的非洲在先生的笔下跃然而出。而展馆里大量的黑白插画,更是耐人咀嚼,深刻得宛若禅经。在这些画作上,没有绚丽的色彩,黑白的线条像潺潺流水,把无以述说的独特孤寂和细腻情感流淌得满纸皆是。

    在我看来,那才真是老先生人生凝练的笔触。画面至洁,简约无华,禅意幽深,佛心无限。如果不是穿过半个多世纪的人生烟雨,如果不能先看透先生的一颗心,又怎么能读懂这些画作?参观者只能试着去揣摩毛边纸上的墨迹,把自己的心得融会其中,去品味时世的真相。

    《画影絮语》该是先生思想最直接的抒写与描画吧。鹤发童颜,墨下生辉,诗心画意浓缩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记忆。42首诗作和42幅画作,童趣怏然,幽默天真,禅意深邃,博大的心在这里宽阔得像海洋。

    《出世》的神圣与伟大,是一首讴歌母亲与女性的赞美诗。“阳气天然阴气养,初升太阳日日新。”那出生如太阳的婴孩,在深如海洋的母爱中横空出世,强壮而旺盛;但这一切是柔软而丰盈的乳房滋养出的。这不仅仅是婴儿和母亲的写照,更是阴阳互动,人间和谐的深喻。

    《未知》的诗词禅味悠远,“人生波中影,未知满天星。花落岁月短,海天一色空。”站在欲望的海洋边,红尘匆匆,那画纸上微笑的波中影,是在笑看沉浮中肆意攫取的贪婪者吗?天空中飞翔的未知数字和花朵让我们眼花缭乱,然而,透过这满天的缭乱,我们可以发现,那永远不变的是高远的山峦和天空。满和空、有和无,实在是世人难以选择的题目。

   《故乡》的车轮,碾过穷苦的岁月,生长的却是异常美丽的果树。刘巨德教授的诗中这样说:“木辙黄泥道,已通高速路。”先生出生在内蒙古,想必那宽阔的草原与半个世纪前无法同日而语了。“南山沙河床,一片果树林。”回望这幅画,我明白了木轮变果树不是童话,而是写实的升华。

    《丑小鸭》本是安徒生著名的童话,但是在刘巨德先生的诗画里,它有了特殊的意义。“荒原的浪儿,不知穿过多少暴雨,度过多少饥寒,受过多少屈辱……当绒毛脱尽,翅膀长硬飞向蓝天时,却又思念家园,将流浪之苦遗化蓝天。”诗中道不尽的赤子之心,述说的再不是童话中成长的烦恼,而是一腔爱国爱家的深厚浓情。有谁不知道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那深厚而浓烈的爱国之痛?在这幅诗画里,丑小鸭那飞翔起来的神态,没有了安徒生的翩然,却有了刘巨德的深思。

    岁月给我们增添的不止是皱纹和老年斑,它所赠与的是用钱买不来的智慧和宁静的心。“苦茶梦清醒,细咀沁人心。叶立清水底,回望万木春。”独坐星辰下,痛饮只能月朦胧,而一杯青涩的苦茶却清入心底,多少悠悠往事可以成尘,多少匆匆岁月消散如烟,那万木葱郁的绿洲只需回望,其实,它就在我们心中。如唇的杯中青叶,如耳的杯把手,它们在告诉我们什么?这是绘画?还是哲学?

    好的插图,就是这样令我们回味悠长。

    先生您曾经对我说:人的一生是交织在悲与乐之中的。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前行。在您的《烛梦》中我读到了您的心声:

    悲,生命之路灯,

    乐,生命之路灯。

    一粒种子的愿望,

    生长在悲乐的光阴中。

    刘巨德先生有怎样的悲与乐,是我们做晚辈的人无法猜测和明了的;但是他的画告诉了我们,一生无法仅仅追逐欢乐,痛苦是欢乐的影子;她紧随着我们,陪伴终生。人的成就或许就是那深沉的悲所带来的,没有她,又怎能感受乐的欢跃。看了画展上孙景波教授的序言,少许了解到先生那悟道通禅、赤心博爱的境界竟是用莫大的灾难换来的。由此,我们对先生的画有了更多的理解。

    散文诗是画展里最深的一片海沟,《无鳍的鱼》叫我可以生出无数的猜测和意象。“诗人把心放在海里,静听月亮的回声,不小心被渔民捞去,渔民惊呆了,“一只没有鳍的鱼?没有嘴巴、眼睛的鱼?”赶紧放回了大海。”这是寓言吗?如果看懂了画面,也许可以看见诗人潜入大海的心是怎样地躺在柔波里,倾听歌潮的。

     《化石鸟》《人字草》《伽利略的预言》等诗画清晰地描绘了刘巨德先生无分别的爱。在这里,一石一花皆如禅。中国画留白之处亦有画,先生的诗,字中无写却有意。有位文人曾经说过,中国东西的造形都是如此。所以中国的文学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它写处是写,不写处亦是不著一句,而光景无穷。

无穷光景的诗画,不是用眼睛看的,是要用心灵来感受的。

一画一诗慈悲心,有色无色皆有情。

     如果你想躲避喧闹的都市,如果你想洗刷染尘的心灵,如果你想悟道通禅,走进先生的画展吧,去感受一个洁静、清新而深广的世界。

  都市里的禅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