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说数字出版要感谢鲨鱼?

(2012-02-03 11:09:34)
标签:

数字出版

当当网

手机阅读

移动互联网

王钟雄

出版社

模式

it

分类: MOBILETALK

近日对于《要警惕鲨鱼企业对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破坏》一文的微博讨论,引起了较多业界人士的关注,并就如何看待诸如当当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对出版行业的影响和冲击,都发表了来自不同角度的看法。这样的交流很赞,很彻底,让大家对数字出版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一些精彩观点汇聚如下:

 

1、  首先,这到底是不是一场源自“屁股决定脑袋”的争论!这个,你说了算!

2、  这个时代需要鲨鱼。不是鲨鱼太狠,是现在行情太乱。只有鲨鱼才能一统江湖,平定天下,理顺产业,建立新的游戏规则。只要是对用户,对读者有利,对作者有利的,都值得肯定和拥护。所以对亚马逊的“读者+亚马逊+作者”,我们无话可说。有兴趣的同学可读《商业周刊:亚马逊将变革图书出版业》。

3、  鲨鱼企业带来是新的产品形态和销售模式,激活了整个产业,当然损害了某些环节的利益。以中国移动为例,虽然现在号称每月1个亿的收入,实际上更多的是运营商左手换右手,拿自己的钱在补贴这个行业的发展,才出现了写手跳槽,出版经纪公司诞生,作家身价不断提高,用户获得了更多选择,更多实在。

4、  有人说,这些年出版社被坑了,那么谁赚了钱?钱从哪里来?从移动cp排名前10来看,却是没有出版。钱都被一些新型的懂得移动阅读需求,懂得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的公司赚了。有付出,有价值,有钱赚,为什么不可以,而且众多优秀的作者也赚钱了,激活了很多长尾书籍。(详细见戴和忠文章:《移动互联网下的手机阅读的战略模式》 )

5、  都说入口为王,是这个时代的潜规则,数字出版也在接受来自移动互联网的洗礼。谁离用户更近,谁就应该分得合适的利润。一个能为用户带去价值,带去便利,带去更好阅读体验的平台,才是这个行业需要的平台。当然,这个样的平台加剧了作者之间的竞争,这个竞争不仅是写作能力的pk,更是对新媒体驾驭能力的pk,同时这也加大了传统出版产业的淘汰。

6、  关于出版社的未来,肯定是存在的,特别是那些有价值取向,一直会在产业链上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只不过他们的盈利模式会发生变化。对于那些还想凭着教材那点家底的同志,长远来看必蹈唱片业的覆辙。详见《出版业必蹈唱片业覆辙》,其文有较为系统的分析。

7、  所以,对传统出版社来讲:1.鲨鱼其实就是鲶鱼。2.要警惕的是自己的怀旧,而不是别人的探索。3.用户需求为王大于行业利益为王。4.传统出版的商业生态正在为重构,始作俑者不是鲨鱼,是大海。

8、  最后,人们总喜欢拿数字音乐的历程(《宋柯:中国唱片业的衰落原因》)来“教育”数字出版,其实我们只看到了那些该淘汰的一面,特别是唱片行业,为什么没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呢?通过10年的发展,数字音乐在新的模式下,好的音乐人一样在赚钱,而且赚得更多了,人们群众可消费的娱乐资源更多,更好了。当然你又要说,唱片没有了,那我无语了。(音乐人的盈利模式发生了变化,只要赚钱,为什么要非要卖唱片,开演唱会等新的模式为什么不可以。)

 

总结一下:

任何行业的变革从来就是来自外部,新的消费需求决定出版行业新的商业生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是救赎!所谓的出版行业正在消失,而新的出版行业的界限正在被模糊化。没有鲨鱼就没有未来。鲨鱼带来的所谓破坏,正是整个行业的机会。鲨鱼并不不是我们行业的终结者,很可能是引路者。

欢迎拍砖!@王钟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