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让原本无趣的事都变得有趣
(2014-02-28 14:11:08)
标签:
旅行杂谈旅游 |
分类: 行走江湖 |
九八年拿着学生签证在英国读书时,可以很方便的到欧洲各国旅行。
然后终因读书是花了父母的钱,再也不好意思到处旅行,毕竟旅行是个很花钱的爱好。
九八年资讯还不发达,尽管也走过不少知名的旅游胜地,但都流于走马观花的形式,世界对我
来说太陌生,陌生的甚至没有思考,提不出问题。
多年后的我,再次游历于欧洲,脑海里会跳出无数个问题。比如目的地定下来去西班牙,
我会开始找寻记忆里和西班牙有关的一切,书,电影,音乐。。。
如“阿尔罕布拉宫”,这个名字多么不像欧洲的建筑会有的名字,于是去百度,百度之后才知道这是摩尔人
修建的宫殿,摩尔人是谁? 为什么整个宫殿都充满着伊斯兰的风格呢?
继续百度,原来摩尔人就是伊斯兰人,是非洲的穆斯林。
而阿尔罕布拉宫是中世纪时由北非侵入西班牙的摩尔人所建立的一座宫殿。那么那个时代的西班牙又
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为什么是被北非的摩尔人入侵了?
一个问题可以连环套很多问题,直到我想起多年前买过一本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一直没看,
从前偶尔翻过,全部是文字,还没开始看就让人有厚重感,似乎要读完是件很艰巨的任务。。。
这时带着所有的疑惑再翻开此书时,便一发不可收拾,像中学读金庸小说一样,一口气读完,而此时的厚重
感是大致了解西班牙不同年代的故事后的历史厚重感。
西班牙的下一站是巴黎,不是第一次到巴黎,却是第一次对巴黎有感觉。每天乘数次巴黎地铁,其中必经的一
站站名叫:富兰克林罗斯福,而且站名分别有英文,法文,中文等好几种语言标示在墙上,这不是美
国总统的名字吗?为什么给用做地铁站名了?
维基百科:本站于1946年改名,为了纪念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法国的援助。
这样的历史知识如果是放在课堂上,我想我永远也记不住,现在我知道了,而且不会忘记,尽管这不是
多少重要的东西。
我的一个在巴黎居住多年的中国朋友说,她从来都不知道巴黎也有个自由女神像,是美国那个自由女神像的三
分之一那么大,从天鹅小径走到头就是了,也在塞纳河边。我却是从一个日剧里面知道巴黎有个自由女神像。
于是我这位在巴黎居住多年的朋友,信誓旦旦的说,等天气晴好,她一定要去塞纳河边看看这座久违的自
由女神像。我笑着看她,每一天都有新发现,是不是挺有意思。。。
除了微缩复制品,全世界共有六座自由女神像,分别在哪,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
实际上,我一直都是就爱看看情情爱爱故事的小女人,一向对政治历史什么的统统不感兴趣。
可是我好喜欢旅行,这爱好使我慢慢就演变成对历史有兴趣,对建筑有兴趣,对各地的特色美食有兴趣,
对我来说,那些都是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时候也看一点关于政治的东西。我从前想不到这和我的旅行有什么关系,哎,现在终于知道不仅有关系,
而且关系大了。一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数次想去未去成的埃及,可怜我连埃及还没去过呢,都是因为
那该死的政治形式,再想去,安全永远是第一位需要考虑的。
所以鉴于此,我是多么的希望世界和平啊(虽然这理由有点自私)!
人生短暂,有好日子为什么要瞎折腾呢,偏偏那些瞎折腾的地方都对我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埃及
叙利亚
以色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