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读杨文德的现代山水画

(2009-07-21 16:17:39)
标签:

杂谈

在广袤的山水间安下那颗澄明的心

——赏读杨文德的现代山水画

                                        严纪照

雨过山清,你信步入山来,拾山径逶迤而上,那石、那松、那云、那水,次第透亮了起来,整座大山变得通体透亮、明净,它已向你打开了,毫无保留地全部打开了。你或立或行或坐或卧,竟渐渐入了境,听水鸣蛙鸣鸟鸣虫鸣风鸣松鸣那天籁之音,渐渐放下了俗世的欲念、纷争、名利等,你的心平静了,从内到外变的透亮起来,最后完全融入了大山之中,你仿佛不存在了,你就是山,山就是你!

直至,一声突兀的手机铃声,将你拉回这俗不可耐的现实,拉回到杨文德的山水画前,你才恍然,不由喝道:这,这就是了!是的,这就是你内心最深处一直渴盼着的天人合一的境地了,而你却在不经意间从杨文德的山水画里找到了最贴近的慰籍。

打开扬文德的画集,那是一片游移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的世界。清新明丽的绘画语言,梦幻般的心灵感触,呼之欲出。翻看杨文德的画作,一个似真似幻,如梦如诗的山水境界扑面而来。这是一个净化了的世界,世俗的浊气在这里荡然无存,生命中的天真和纯粹,在这里若隐若现。
     中国山水画从晋宋成形以来,就一直由老庄哲学成为主要思想依据,虽然,佛家和儒家的思想理念也有体现,但终究不能成为主导。千百年来的人们,都希望在高山远水中寻找到一处净土,以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梦,同时来逃避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无助。在山水画中寄托了画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的向往和祈祷。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困扰所有当代画家的一个核心命题。对此,杨文德有着自己冷静的判断和驾驭。他心仪倪云林的空蒙,直追渐江的冷静。在很好的完成对传统的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杨文德又大胆的借鉴融入西方的构成与色彩,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图式,在当下中国山水画坛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杨文德的山水画貌直追渐江,而又加入了不少西方绘画元素,终形成了自己的图式,其不同于他人之处在于,其一:构图奇纵稳定,层峦陡壑,空旷幽深。其二:几乎所有的山石都是用大大小小的方形、矩形等几何体组成,大几何体与小而繁几何体相间,组织疏密有致,繁而不乱。其三:画中石多树少,多于山下置三两株或松或枫,于深处多有云雾缠绕。

细究杨文德的笔墨,其几何体的山石多用线条空勾,没有大片的墨,而敷以明丽之色,没有粗拙跃动的线,没有过多的点染和反复的皴笔。其线条貌似折铁,实乃用松蓬虚灵之笔写出,有时补上几笔重而刚的实线,有时则用西方绘画构成中的直线。笔与墨皆虚、实并出,蕴籍充实而变化无穷。与时下那些下笔简单、墨无蕴籍、缺少内涵、乏于变化的山水画风大相径庭。终于达成了纯净、秀丽、空旷、宁静的境界。

杨文德倾心于自己山水主题“入神”和韵味的境界营造,以自己的笔墨、语言方式去做心灵的远游。他在心追古人的高远冷静的出世情怀的同时,又多有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恩。他在感悟自然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万物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及道德、伦理的关系,进行着理想化描绘,努力建立自己的图式结构、水墨符号和绘画理念,构画着自己心灵深处的山山水水:那是被雨清洗过的山水,是纯净的、明丽的、无尘的(这许是杨文德喜画雨后山石的原因吧)。他将在这广袤的山水间安下自己那颗澄明的心。杨文德有福了。而读到他的画的人也必将成为有福了的人!
   杨文德是个低调而安静的人,在为更多的画家默默做嫁衣的同时,坚守自己的内心和创作,终得倪、渐之冷静神韵,而与当下画坛葆有了一定距离,正值创作盛年的他,成了一个真正值得我们期待的大画家。那么,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08713日于泉城凤凰山下

 
 (杨文德,1955年生,山东青岛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出版社画册编辑室主任\编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