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杨文德的现代山水画
(2009-07-21 16:17:39)
标签:
杂谈 |
在广袤的山水间安下那颗澄明的心
——赏读杨文德的现代山水画
雨过山清,你信步入山来,拾山径逶迤而上,那石、那松、那云、那水,次第透亮了起来,整座大山变得通体透亮、明净,它已向你打开了,毫无保留地全部打开了。你或立或行或坐或卧,竟渐渐入了境,听水鸣蛙鸣鸟鸣虫鸣风鸣松鸣那天籁之音,渐渐放下了俗世的欲念、纷争、名利等,你的心平静了,从内到外变的透亮起来,最后完全融入了大山之中,你仿佛不存在了,你就是山,山就是你!
直至,一声突兀的手机铃声,将你拉回这俗不可耐的现实,拉回到杨文德的山水画前,你才恍然,不由喝道:这,这就是了!是的,这就是你内心最深处一直渴盼着的天人合一的境地了,而你却在不经意间从杨文德的山水画里找到了最贴近的慰籍。
打开扬文德的画集,那是一片游移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的世界。清新明丽的绘画语言,梦幻般的心灵感触,呼之欲出。翻看杨文德的画作,一个似真似幻,如梦如诗的山水境界扑面而来。这是一个净化了的世界,世俗的浊气在这里荡然无存,生命中的天真和纯粹,在这里若隐若现。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困扰所有当代画家的一个核心命题。对此,杨文德有着自己冷静的判断和驾驭。他心仪倪云林的空蒙,直追渐江的冷静。在很好的完成对传统的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杨文德又大胆的借鉴融入西方的构成与色彩,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图式,在当下中国山水画坛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杨文德的山水画貌直追渐江,而又加入了不少西方绘画元素,终形成了自己的图式,其不同于他人之处在于,其一:构图奇纵稳定,层峦陡壑,空旷幽深。其二:几乎所有的山石都是用大大小小的方形、矩形等几何体组成,大几何体与小而繁几何体相间,组织疏密有致,繁而不乱。其三:画中石多树少,多于山下置三两株或松或枫,于深处多有云雾缠绕。
细究杨文德的笔墨,其几何体的山石多用线条空勾,没有大片的墨,而敷以明丽之色,没有粗拙跃动的线,没有过多的点染和反复的皴笔。其线条貌似折铁,实乃用松蓬虚灵之笔写出,有时补上几笔重而刚的实线,有时则用西方绘画构成中的直线。笔与墨皆虚、实并出,蕴籍充实而变化无穷。与时下那些下笔简单、墨无蕴籍、缺少内涵、乏于变化的山水画风大相径庭。终于达成了纯净、秀丽、空旷、宁静的境界。
杨文德倾心于自己山水主题“入神”和韵味的境界营造,以自己的笔墨、语言方式去做心灵的远游。他在心追古人的高远冷静的出世情怀的同时,又多有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恩。他在感悟自然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万物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及道德、伦理的关系,进行着理想化描绘,努力建立自己的图式结构、水墨符号和绘画理念,构画着自己心灵深处的山山水水:那是被雨清洗过的山水,是纯净的、明丽的、无尘的(这许是杨文德喜画雨后山石的原因吧)。他将在这广袤的山水间安下自己那颗澄明的心。杨文德有福了。而读到他的画的人也必将成为有福了的人!
2008、7、13日于泉城凤凰山下